土壤热容量名词解释 土壤热容量( 二 )


2.体积热容量,即1立方厘米原状土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用cv表示,单位为焦/立方厘米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CV = CW D,其中D为土壤密度,单位为g/cm 3 。据估算,当土壤孔隙度为50%,含水量为30%时,土壤的体积热容一般为168 J/cm 3 。
调节土壤热状况的关键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调节土壤水、气、热的本质是构建良好的土壤物理结构和质地组成,形成具有合理空空隙大小和分布的格局,如壤土 。因为土壤的水、空气、热量都是流体,需要通过土壤的孔隙进行沟通 。
因此,只有孔隙度合适,即容重适中,质地适中,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尽可能丰富,土壤才能最终调节这些性质,有利于作物生长 。因此,如果土壤太粘或太松,可以调整质地,施用有机肥是灵丹妙药 。
土壤的生物学指标有哪些?
1.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期间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和养分的能力 。土壤肥力四要素:水、养分、空气体和温度(水、肥、气、热) 。
2.土壤生产力:土壤生产植物产量的能力,包括环境因素 。
3.土壤包括矿物质和有机物 。其中,矿物由成土岩石风化形成;有机质是指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化合物,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 。它参与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节,提供氧气,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这些概念包括土壤腐殖质等等 。
4.土壤孔隙度:土壤的孔隙度状态 。从孔隙数量和孔隙质量两个方面衡量土壤中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复杂孔隙的情况 。这些概念包括土壤孔隙度、等效孔径、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和土壤吸力 。
5.土壤容量:单位体积天然土壤的重量(干重) 。土壤容量变化很大,它受五个因素的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含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土壤的质地、土壤的结构和土壤的紧实度 。
6.土壤毛细水:土壤含水量超过更大分子水容量后,水可以自由移动,靠毛细力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就是毛细水 。影响因素有质地(土壤颗粒厚度)、有机质和结构 。
7.土壤的三相组成:固体部分、液体部分和气体部分 。
8.土壤结构:土壤中土壤结构的大小、类型、数量、质量、相互排列及相应孔隙状况的综合特征 。
9.土壤的吸收能力:土壤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悬浮颗粒、气体和悬浮微生物的能力 。包括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物理化学吸收(胶体)、生物吸收 。这些应该更完整...希望有帮助 。
决定土壤热量的主要因素有
土壤热容有两种:体积热容和重量热容 。
体积热容量: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单位体积土壤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体积热容量(S);重量热容: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单位质量土壤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重量热容(°C) 。
在干燥条件下,土壤的热容量等于0.4-0.6卡路里/立方厘米 。土壤热容量越小,土壤温度的变化对热量的影响越敏感 。
由于土壤中固体物质的热容量变化不大,整个土壤的热容量取决于土壤中空气体和水的含量,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少 。比如沙子含空气体多,水少,所以热容量小,而粘土则相反 。
土壤团聚体的重要性
土壤团聚体是一种良好的土壤结构 。其特点是多孔性和水稳定性 。具体来说,土壤孔隙度适中,持水孔隙和充气孔隙并存,数量和比例适当 。因此,土壤中的固相、液相和气相处于和谐状态,所以一般认为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标志之一 。现在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a)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孔隙度
团聚体中以持水孔隙为主,团聚体中以充气孔隙为主,为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