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真的是英法联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吗?( 二 )


这位瑞士学者Erik Ringmar的说法,出自他所著《LiberalBarbarism and the Oriental Sublime:The European Destruction of the Emperor'sSummer Palace》,可译作《自由派的野蛮和东方人的庄重:欧洲人捣毁圆明园始末》 。
可见,瑞士学者林瑞谷(ErikRingmar)的说法,也是很清楚的:是英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法军并没有参与其中 。
此外,我们民国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也认为是侵华英军烧毁了圆明园 。
蒋廷黻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附录里面,有一篇名叫《评清史稿:邦交志》的章节,该章节当中,有如下的文字: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之被捕、文宗之退避热河、英人之焚圆明园诸事,共占篇幅仅西藏交涉之四分之一……后巴夏礼又力助法翻译官与载垣辩论,且措词失礼 。载垣于是阳许之,而阴谋害之 。次日晨,英、法译者归营报告,途遇僧格林沁之马队,英人被捕者二十六,法人十三,经二十日之监禁虐待,英人得生归者半,法人仅五名,后英人之焚圆明园者,即以报复也 。撰《邦交志》者,何必隐讳其词若此……”
蒋廷黻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被捕、咸丰皇帝暂避热河承德、英国人火烧圆明园,这些事情在《清史稿》里面,竟然只占西藏交涉案的四分之一篇幅……英国谈判代表巴夏礼奋力协助法国翻译官和(怡亲王)载垣辩论的时候,出言不逊 。载垣于是表面上答应巴夏礼,暗地里却盘算谋害他们 。第二天早晨,英、法两国翻译在归营报告的途中,被(清军)僧格林沁的马队抓走,英国谈判代表被抓了二十六人,法国谈判代表则被抓了十三人 。这些人被僧格林沁拘禁了二十天,并遭到了虐待 。其中,英国谈判代表只有一半的人生还,而法国谈判代表则只有五人生还 。后来,英国人放火烧毁圆明园,就是对这件事的报复 。写《清史稿?邦交志》的人,你为什么要隐瞒这一段呢?……”
可见,民国时期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的说法,也是一样的:是英国人(或说英军)烧毁了圆明园,根本没有法国人(或说法军)的事 。
我们再来看看法国大诗人雨果(Victor-MarieHugo)在他《给巴特勒上尉的复信》中的说法: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雨果的这封信,转引自贝尔纳?布里泽(BernardBrizay)《1860:圆明园大劫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383页 。)
显然雨果的说法,也是这样的:法军洗劫、英军放火 。分得很清楚,毫不含糊 。是英军烧毁了圆明园,而法军只是洗劫财物,并没有参与放火 。
无独有偶,“火烧圆明园”事件的亲历者——法军方面的人员阿尔芒?吕西也认为是侵华英军放火烧的圆明园,法军并没有参与放火 。
我们来读一读阿尔芒?吕西证言:
“……世界第八奇迹(指圆明园),我们(指法军)刚刚将其洗劫一空,英国人又刚刚将其付之一炬,圆明园,这历经了数朝数代的杰作,是我平生所见最漂亮的东西,今生今世,再也无缘一见了……”
(法军方面这个人员“阿尔芒?吕西”的证言,转引自BernardBrizay《1860:圆明园大劫难》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285~286页 。)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法军的随军翻译埃利松在《翻译官手记》中的说法——埃利松也认为是侵华英军不顾法军的反对,独自放火烧毁了圆明园的 。
“……(英、法两军)各派出三个人组成一个六人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根据物品(赃物)本身的价值或艺术价值……以便可以平均分配……海淀的中国(大清国)百姓已经越过围墙进入公园(圆明园)……贪婪突然萌发了他们(海淀村民)身上那颗爱国主义(指怀念明朝)的种子,他们奔走相告说报仇的时刻已经来临,说这是老天爷要让清朝灭亡……周边的农民、海淀的无产者们,偷偷和帮助侵略军的中国(大清国)苦力勾结,进入园林中的宫殿……时不时有人高喊‘救火啊’ 。他们慌张赶过去,任凭东西散落一地,他们用丝绸……床单……来扑灭已经烧到珍木壁板的火焰……英国人不顾他们盟军(指法军)的克制行为,独自派出了一支纵队,有条不紊地烧毁了圆明园里剩下的一切……宫殿被烧了,寺庙、珍宝馆、藏书阁被烧了……都化为了黑色的灰烬……(法军蒙托邦司令)说:‘这些人(指英军)简直是太狂妄了,简直是虚伪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