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带领的淮军初到上海时曾被嘲笑叫花子( 二 )


高楼、电话、电报、报纸、自鸣钟、手表、西医等等诸多新鲜玩意、新生事物自不待言 , 以他尤为关注的军事来说 , 洋兵、洋枪、洋炮 , 的确令人敬畏不已 。在致曾国藩的一封函札中 , 李鸿章写道:“洋兵数千 , 枪炮并发 , 所当辄靡 。其落地开花炸弹 , 真神技也 。”
认识到己方不足 , 李鸿章的态度 , 不像清廷妄自尊大的满族遗老遗少、士大夫中的顽固守旧派那样 , 妖魔化地予以拒斥 , 而是放下架子虚心求教、尽力改进 。在与洋人的交往中 , 李鸿章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个人风格的行动准则:“委曲周旋 , 但求外敦和好 , 内要自强 。”他在淮军中首先更新武器装备 , 将在安庆建军时的小枪队、抬枪队、刀矛队完全革掉 , 换成欧洲洋枪 。仅此一项 , 就使得淮军的战斗力迅速上升 , 超过以前两倍以上 。然后 , 他又在亲兵营中增设两百名炮兵 , 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炮兵部队 , 至苏常战事结束之时 , 淮军炮队已有六个营之多 。
网络配图
李鸿章此后大兴洋务实则从军务开始 , 先是从洋人手中批量购买枪炮 , 然后自己建厂生产所需弹药 , 制造各式武器 。由军事而工商 , 由制器而萌生对西方其他事物的兴趣 , 然后全面学习借鉴 , 用以自强 。如果说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筚路蓝缕的最早开创者 , 那么李鸿章则是其坚定不移的贯彻者、继承者与集大成者 。虹桥之战关系上海安危 , 首战获胜 , 李鸿章信心倍增 , 乘机扩大战果 , 大举西进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 , 连克青浦、嘉定、常熟、太仓、昆山、江阴等城 。淮军兵锋所指 , 似乎无往而不胜 。在一系列攻城略地的凯歌声中 , 李鸿章那与生俱来的“痞子”性格——无信无赖、痞劲痞味、痞腔痞调不禁暴露无遗 , 太仓城破 , 他下令围杀太平军一万多人 ;攻克昆山 , 擒杀淹死太平军约三万人 , 李鸿章竟将如此“惨劫”视为“快事”;特别是苏州杀降 , 更是将他推到了人性的审判台上 。
太平军驻守苏州的纳王郜永宽主动请降 , 并在城北洋澄湖的一只船上议订降约 。淮军将领程学启立誓 , 常胜军首领戈登担保 , 郜永宽等人承诺杀死慕王谭绍光后率众来降 , 若用后世的观点来看 , 也算得上是起义投诚了 。有过如此一番仪式 , 双方自然要遵守契约 。商场如战场 , 战场也如商场 , 尽管明争暗斗 , 但可资依循的总的规则还是有的 , 比如双方订约 , 就得恪尽信守之责 , 否则后患无穷 。当郜永宽等人如期献上谭绍光首级开城投降后 , 李鸿章却以降众太多 , 如果不杀掉首脑 , 任其上下联络 , 必将防不胜防为由 , 将受降的太平军郜永宽等八王全部杀掉 。
在人权、公法大行其道的西方社会 , 人们往往将荣誉与信义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 当作证担保的戈登听说杀降消息后 , 第一个反应就是“深感耻辱和极度伤心”;接着是大为愤怒 , 情不能持 ;然后是发誓要为冤死者报仇 , 杀掉背信弃义的李鸿章、程学启 , 以及“实际上他怀疑参与将诸王斩首和苏州屠杀的任何中国官员” 。戈登想用两艘轮船捕捉李鸿章没有成功 , 便写了一封西人所谓的哀的美敦书 , 也就是最后通牒 , 要求李鸿章辞职 , 交由清廷审判 , 否则 , 他将兴兵强制清廷将攻克之地归还太平天国 。据传 , 戈登曾携一杆短铳 , 四处寻觅李鸿章 , 要与他来一场私人对决 , 就像西人解决争端的古老方式那样 。“鸿章避之 , 不敢归营 。数日后 , 怒渐解 , 乃止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人格缺陷早就洞若观火 , 时常或旁敲侧击 , 或直言指责 ;李鸿章也知己之短 , 总想改正 , 可就是改不了 , 稍不留神就露出“狐狸尾巴” , 真可谓“江山易改 , 本性难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