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死亡之谜:诸葛亮见死不救?( 二 )


【关羽死亡之谜:诸葛亮见死不救?】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 。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西部边境的永安,即白帝城 。
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 。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 。《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
网络配图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诸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诸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诸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 。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无稽之谈 。
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 。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 。诸葛亮为“交吴”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 。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 。他辱骂孙权为“子”(意指禽兽),还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吴 。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 。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将掣挠吾大政” 。
就这样关羽永久的躺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果真的要追究凶手,很多人都要为这场悲剧负责任 。不过是不是诸葛亮直接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呢,这件事情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