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师,马铃薯晚疫病有没有防治的好方法?( 二 )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为害叶、茎和块茎 。发病后叶部病斑面积和数量增长迅速,使植株以致全田马铃薯成片早期死亡,并引起块茎腐烂,严重影响产量 。叶上病斑灰褐色,边缘不整齐,周围有一褪绿圈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与健组织的交界处有一圈白霉层,是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块茎上的病斑褐色,形状不规则,微下陷不变软,切开后可见深度不等的锈褐色坏死斑,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 。
病因
病原物为致病疫霉[ (Mont.)de Bary],属卵菌,霜霉目 。病菌孢囊梗分枝明显,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有膨大的节 。孢子囊柠檬形,大小为21~38×12~23(微米),一端有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有2根鞭毛肾形游动孢子,失去鞭毛后,形成球形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再长出穿透钉侵入到寄主内(见图)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3℃,孢子囊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9~22℃ 。在低温10~13℃下形成游动孢子,在温度超过24℃时孢子囊多直接萌发成芽管 。孢子囊形成要有97%的相对湿度 。萌发与侵染都要有水滴 。所以晚疫病多在阴雨潮湿气温偏低的地区与年份发生 。致病疫霉寄主范围窄,除马铃薯外只侵染番茄 。
有性繁殖的卵孢子(见图)在不同交配型(A1和A 2)同时存在下才能形成,大小为24~26微米 。原只在墨西哥报道有两种交配型,在田间可形成卵孢子 。现英国等地也有零星报道,但其它地区卵孢子还未成为越冬病菌的主要来源 。卵孢子在马粪浸液或**剂内并加光照的情况下,能在两个星期内萌发,长出顶端会形成孢子囊的芽管 。晚疫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1953年国际上按抗病显性基因建立了统一的命名系统,并发现了预计存在的小种,后因新显基因的不断引入,小种数也就相应增加 。
马铃薯晚疫病菌
1.从寄主气孔抽生出的孢囊梗及孢子囊;2.孢子囊萌发;3.卵孢子(引自浙江农业大学编著《农业植物病理学》)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菌以休止孢子萌发的芽管从气孔或表皮侵入,在寄主细胞间隙中发展成菌丝,以吸器伸进细胞内吸取养分 。致病疫霉除卵孢子外不能在土壤或病残组织中长期存活和耐严冬的低温,但有形成厚垣孢子存活3个月的报道 。在一年一作地区冬季漫长,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为发病而不严重的薯块,收藏入窖而越冬 。来年的和健薯一起播种到地里,病菌随温度转暖而活动,沿着幼苗的茎秆长到地面 。气候温暖潮湿在地上或**的病斑上长出孢子囊侵染叶片与邻近的健苗,经过几次再侵染形成一定数量的病株病叶后成为发病中心才被发现 。此时若气候继续潮湿,短期内全田发病 。西南地区由于冬季较温暖和有马铃薯植株存在,且多雨潮湿,加上有垂直分布的多种种植制,晚疫病能在早期发生,侵染源不限于本田的病薯 。晚疫病的流行主要由温湿度是否适宜与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品种的抗病性而定 。据1951~1961年11年中国张家口地区的资料统计,发病严重的6年中,6、7、8三个月的降雨在200毫米以上,而且连续三年旬相对湿度达到75%以上,高湿旬次数愈多,病害愈严重 。病菌传播距离主要在初侵染源附近,但不排除少数能传到几公里以外 。
病害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药剂保护相结合的措施,主要有三方面 。①选用抗病品种 。中国已育出上百个抗病品种,大大减轻了晚疫病的威胁 。②减少菌源 。首先要从无病留种开始 。留种田除严格进行化学保护外,还应增高培土,注意排水,防止病菌随雨水渗入土中侵染新薯 。提倡割蔓晒地两个星期后收获,在入窖、播种前淘汰并处理好病薯 。③化学保护 。根据气象条件和发病中心的出现进行晚疫病流行的预测预报,及时对发病中心附近及低洼地进行化学防治,逐步扩大范围 。喷药次数因药剂种类和气象条件而定 。药剂种类有波尔多液、代森锌、代森铵等保护剂和内吸杀菌剂瑞毒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