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第一句为什么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二 )


明史专家马渭源还告诉采访人员“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不仅将皇宫里规模最大的金銮殿取名为‘奉天殿’,还将南京更名为‘应天府’,甚至有时候还会自称是‘奉天法祖’ 。这里的法并不是指法律,而是指效仿;这里的祖也并不是指朱元璋自己的祖先,而是泛指整个汉族的祖先 。” 。
朱元璋这么喜欢“奉天”二字,那是不是从登基开始就敲定了圣旨的开头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不是的,”马渭源表示,“要知道,元代统治近百年,早就将汉族的文化和风俗毁得差不多了,唐宋时期写圣旨的那些规矩自然也就失传了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他要做的首先是确立这个国家的制度,所以在他统治的最初十年里,他经常会写在圣旨里的词其实是‘参酌唐宋’而不是‘奉天承运’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念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朱元璋讨厌官僚主义,写圣旨很务实,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没有固定格式 。
网络配图
“特别是在开国的最初十年里,他写圣旨都是直接点题的,所以如果查找朱元璋那个时期的圣旨,会看到类似‘天底下还有这么坏的人’‘有难题解决不了的可以来南京找我’之类的话 。”马渭源告诉采访人员 。
后来,随着政权的逐渐稳固,各方面的机制逐渐形成 。朱元璋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把手拿的玉圭也刻上了“奉天法祖”的字样,又写出了《御制纪梦》一文,说自己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士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为“奉天承运”找到了“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开始自称为“奉天承运皇帝” 。
“之后朱元璋颁发圣旨,开始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 。虽然说奉天承运这几个字在明以前的史料中就有,但用在圣旨的开头,的确是朱元璋首倡 。”文史和辞书学学者赵所生告诉采访人员 。
“另外,这八个字最初的读法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来才慢慢变成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赵所生表示 。
朱元璋在皇宫举行背圣旨比赛,19万人赶来参赛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非常关爱老百姓,对于官员则非常严厉 。
“由朱元璋颁布的圣旨内容改编而成的明代重刑法令《御制大诰》中,90%都是苛责官员的 。比如,官员贪污了该怎么罚;收粮的基层官员如果雇佣了地痞流氓,该怎么罚 。《御制大诰》里很多的圣旨内容都是切实可行的 。朱元璋规定所有触犯律法的人(谋反罪除外),只要家里有《御制大诰》,就可以减罪一等 。”
网络配图
马渭源说,洪武十九年,朱元璋还曾经在皇宫举办过背诵比赛,只要《御制大诰》背得好,就能得到皇帝的赏赐,据说有19万人参加了那次背诵比赛 。
历史上像朱元璋那样亲自动手写圣旨的皇帝,毕竟不多,他之后的大多数皇帝,都将这个工作交给大臣们去做 。因此,圣旨的内容、格式和措词都越来越格式化 。比如,为了显示“天”和“皇帝”的绝对权威,明朝中后期的圣旨开头逐渐演变成了“奉”字放第一行,“天承运”放第二行顶格,“皇帝诏曰”放第三行比第二行“天承运”的“天”字低一格的固定格式 。
明朝灭亡后,大清入主中原,也说自己的做法是天命所系,所以就效仿朱元璋的做法,下诏书也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开头,还将本族发祥地盛京改称“奉天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