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党争直接导致亡国明朝有哪些能臣清官?( 四 )


为政敌平反的邹元标
万历晚期东林党的崛起,在后来的天启,崇祯两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在万历死后,随着明光宗和明熹宗的即位,东林党一度执掌大权,而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结了朱翊钧时代的一桩旧案——平反张居正 。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经诸多大臣坚持,明王朝恢复了张居正的名声,并给予抚恤,主持这件事的人,就是东林党大佬,在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事件中,因抨击张居正而被打的死去活来的邹元标 。别人曾问他为什么这样,邹元标的回答是:当年我批他,是尽我作为一个官员的本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他有多不容易 。经过四十年的时间,他终于理解了张居正 。
就事论事的礼部尚书
在张居正家人遭清算的时候,满朝文武要么跟风,要么缄口不言 。最早为张居正家小说话的,居然是张居正的敌人——礼部尚书于慎行 。
张居正当权时代,于慎行是出名的“倒张英雄” 。御史刘台因弹劾张居正获罪,惨遭发配流放,人人跟躲瘟疫似的躲着,唯独于慎行不惧,大摇大摆去看望刘台,甚至赠诗共勉 。说起来,张居正还是于慎行的恩人,朱翊钧刚登基时,于慎行只是个二十七岁的翰林院修撰,被推荐做朱翊钧的讲官,有人认为他太年轻,是张居正力排众议,给了他这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
(海瑞雕像)
所以后来张居正曾质问于慎行,说我对于有卓拔之恩,你为什么要对我这样 。于慎行正色说:正是因为您对我有恩,所以我才要用这种方式规劝您,让您不要犯错误 。事后于慎行在张居正排挤下,不得不辞官回乡,直到张居正过世后才得以复职 。
但他复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正赶往湖北抄张居正家的丘橓,信中对丘橓说,张居正虽然劣迹斑斑,但是对为了国家日夜操劳,他遭人骂的许多事,都是为了国事得罪了人 。他当权的时候,大家摄于他的权势,不敢规劝他的错误,他倒台以后,大家又争相指责他的错误,却又不再提他的功劳 。而且张居正的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子孙们,也多是些文弱书生,即使张居正有罪,也不是他家人的罪过,您去湖北抄家,可一定要网开一面啊 。
(于慎行画像)
练兵各有方的名将们
晚明的衰败,一个表现就是军备废弛,从明朝中后期以来,士兵在作战中贪生怕死,甚至再恶斗中崩溃,都是许多军人的常态 。为了应付这种局面,许多名将也有自己的办法 。
比如马林的父亲——嘉靖第一勇将马芳,他的办法就是设立督战队,全是由百步穿杨的神射骑兵组成,作战的时候游荡在战阵后,有发现主动跑的,二话不说就是一箭 。
后来指挥抗倭援朝战争的辽东名将李成梁,他的办法也是设督战队,不同的是他亲自带队拿刀砍,有溃退的被他看见,上来当头就是一刀 。
然而按照明朝中后期文学家徐文长的记录,最有办法的还是抗倭名将戚继光,他的方法就是敲鼓 。他的戚家军里,按照不同的要求,编订了不同的鼓点旋律,如果部队出现溃退,就命令敲进军鼓,鼓声之中,士兵必然能够重新振奋 。
后来徐文长游历北方,在山西见到在此地任御史的好友梅如桢,说起戚继光的办法,梅御史好奇的问:“这办法有没有可能在我这里推广 。”徐文长答,你学不来,那是人家平时苦练出来的 。


(徐文长画像)
血战到底的明朝将军
后人说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开始的辽东战争,多说女真八旗神勇,明军不堪一击,然而从是年四月十八日,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开始,绝大多数的战争中,明军同样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