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真相:刘备已经料定诸葛亮的选择( 二 )


刘备很可能早就“在帐中伏下刀斧手二百,只等举杯为号,一拥而上,乱刃分尸” 。在这风动兵起的深夜,诸葛亮立即表演了一场涕泪横流的戏,“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如果刘备和诸葛亮两人真是鱼水情深,推心置腹,刘备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当众与诸葛亮推来让去 。
第二,刘备料定诸葛亮的回答只能是惟一的,借诸葛亮的嘴约束他今后的执政行为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誓言是当众发的,耳闻者数以百计 。如果诸葛亮日后心怀篡逆或试图篡逆,立即就失去了道德优势 。中国传统文人都重名声,尤以东汉为最 。
不管刘备是真心还是假意,白帝城托孤都是以退为进的成功战略 。日后的政治发展都证明刘备对刘禅的判断,对未来的把握是正确的 。刘备“诚心诚意,举国相托”;而诸葛亮“忠心为国,鞠躬尽瘁”,树立了千古明君忠臣的典范 。承诺毕竟是苍白无力的 。刘备临终前还设计了复杂的权力结构,对诸葛亮进行实质限制 。这就是将身后的权力三分给了三个派系 。刘备召见诸葛亮的同时也召见了尚书令李严,在任命诸葛亮为“辅命大臣”的同时也让李严“同为顾命” 。
在蜀汉政权中,李严历任裨将军、犍为太守、兴业将军、辅汉将军 。在地方官任上,李严表现出了出色能力,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又凿通天社山,修筑沿江大道,大兴土木,短短两年就将郡城整修一新,“吏民悦之”,“观楼壮丽,为一州胜宇”;是历任犍为太守中成绩最好的一位 。
李严的政绩和官职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刘备最终还是选择了诸葛亮为头号辅命大臣,同时让李严“同为辅命大臣”,“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这样的权力结构正好让诸葛亮和李严互相制衡,防范的对象是照行丞相事的诸葛亮 。在短短的一年多内,刘备多次笼络提拔李严,并籍由其政治地位的上升以及原有的基础,为诸葛亮树立了一个强大的对立面 。刘备选择李严与诸葛亮保持制衡,也因为李严本身与诸葛亮是同乡,在荆州和四川两大派系中都有关系 。这就为双方的利益协调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以免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内讧激烈,难以控制 。
最后要出场的是原从派系的代表——赵云 。刘备的事业是因他们而起的,临终前也召见了他们 。原从派系是反对刘备的伐吴决策的,因此没有参与东征 。赵云率领本部兵马驻扎在江州,聚拢着原从派系的最后血脉 。战败后,蜀汉政权还全赖这支生力军在川东稳住阵脚 。“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各方都非常清楚,随着征伐无常、后继乏人,原从派系的衰落是难以避免的 。作为三派中最弱的一派,原从派系非常适合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 。赵云的威望和控制的军队就是这一角色最好的砝码 。尽管之后赵云依然低调,从来没有利用这一法宝,但他及其派系始终是隐藏在花丛后的大炮 。
至此,一代枭雄刘备画上了生命句号!刘禅时代正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