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个皇帝为何拼死拒绝登基?这三位皇帝是谁( 二 )


宋钦宗赵桓——替罪羊的恐惧
钦宗赵桓,宋朝第九帝,徽宗长子 。元符三年(1101)四月生于坤宁殿,大观五年(1112)立为皇太子 。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花花太岁”,他执政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为首的“六贼”,建造作局、运花石纲,为一己私欲不顾百姓死活 。庙堂之上终日文恬武嬉、醉生梦死,朝政紊乱、腐朽不堪 。各地农民起义频起,严重动摇了统治根基,王朝已呈灭亡之势 。对外“联金灭辽”政策的失误,导致引狼入室,激发了女真贵族南下灭宋的贪欲 。宣和七年(1126),金军分道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宋军腐化已久不能有效抵御,非溃即降,河北大片土地沦丧 。徽宗见金军势强,已推至黄河北岸,随时可能渡河,惊吓得肝胆俱裂 。为推卸河北沦陷的罪责,免受天下臣民的责骂,更重要的是避免背上“亡国之君”的万世骂名,他便急欲退位于太子,令其充当替罪羊 。同年十二月,徽宗下诏令皇太子嗣位,自己改称“道君皇帝”,以示禅让之意;同时他命人备好车驾,随时打算南奔逃命 。
赵桓闻诏,不啻晴天霹雳,一则,他尚未有过登基准备,难以应付业已混乱不堪的局面;二则,他深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不过是代人受过,断然不肯从命;三则,他并非雄才睿略之主,没有乱世中奋起国运的魄力,唯知保命要紧 。徽宗令宦官催促太子入宣和殿登基,赵桓拼命拒绝,悲悲戚戚,不肯动身 。与此同时,徽宗先是闻听金兵要渡江,连连哀叹“完了!完了!”后又得知太子不肯继位,怒急攻心,“忽气塞不省,坠御床下” 。左右急忙扶起,身体右侧却已瘫痪,遂以左手再写御旨:“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处龙德宫 。”并设计假命太子前来看疾,至赵桓到来,立即令大臣宣读退位诏书,让宦官给太子穿戴龙袍 。赵桓痛哭推辞,拼命挣扎,以致气塞昏厥过去;苏醒后,徽宗再命穿戴,仍然极力拒绝,跪地叩头如捣蒜,直言:“受则不孝矣 。”徽宗命大臣与宦官一起动手,并对他说:“我已经老了,我夫妇二人的身家性命此后就托付给你了,你怎么能推辞?”但赵桓始终推辞不受,无奈之下,众人只得强行给其穿戴完毕 。次日,赵桓在垂拱殿接受群臣朝拜,又欲推辞下殿,被强行拉住,最终在众人三呼万岁的口号中,极不情愿地默认了既成事实 。
赵桓继位后,立妃朱氏为皇后,上徽宗尊号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太后为“道君太上皇后”,改元靖康,以示安宁康泰之意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金军攻陷汴京,父子二人皆被俘虏北上,后来死在异域苦寒之地,结局悲惨 。
宋宁宗赵扩——封建伦理的羁绊
宁宗赵扩,宋朝第十三帝,光宗次子 。乾道四年(1169)十月生于恭王府邸,绍熙元年(1190)封为嘉王 。赵扩之父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 。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因长子病逝,以恭王“英武类己”,便越过次子禅位于光宗 。光宗继位之初尚对父亲恪尽孝道,然而皇后李凤娘骄横跋扈,时时以挟制皇帝自命 。孝宗爱子心切,数加斥责,令“安守妇道” 。李氏为此极端憎恶孝宗,并向光宗不断进谗言,离间父子二人关系 。光宗是有名的“惧内”皇帝,对李氏片面之辞言听计从,从此不再探视父亲,猜忌日深,嫌隙愈大,无论群臣如何劝解,患有精神病的光宗一概漠视不理,终至父子关系彻底破裂 。
绍熙五年(1195),孝宗病逝,按照规定当由光宗亲自主持丧礼,但光宗对父亲的厌恨始终不能释怀,又因李氏挑唆,竟然借口有病加以推辞 。在封建社会,“孝”是人伦之大理,也是维系封建纲常的显要环节,光宗先前不尽孝道已是礼节大亏,此番再三推辞,在庙堂之上掀起轩然大波 。皇宫内外议论纷纷,大臣们纷纷冒死进谏,跪求光宗遵守人伦,乃至有叩至头破血流者,光宗一概不加理会 。皇帝带头不孝,以忠孝标榜的国家政权就难以正常运转,舆论大哗 。宰相留正见局面有失控之危,自己无力扭转,竟然借病逃走 。无奈之下,群臣只得迎请太皇太后(高宗皇后)吴氏主持孝宗丧事 。因光宗不孝已成天下之大垢,不能再表率天下臣民,又兼患有精神病时好时坏,群臣中的实力派便开始考虑拥立新皇,来挽救业已声名狼藉的皇室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