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为何编纂《永乐大典》:要体现大明国力( 二 )


三年寒暑,到1407年12月,这部叫“永乐大典”的大书终于全部编成,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以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工技、农艺、志乘等,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全书被装订成11095册,仅目录就达60卷之多 。如此宏大的规模,它就像一面多重转折的繁复的镜子映照出了大千世界的种种 。然而庆祝这部大典编成的朝廷典礼上已不见了这一工程的总设计师解缙的身影,这年二月,他因事被贬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已在数千里外的南方了 。
“缙犹在耶?”
此时的解缙因介入最高层的权力斗争,已然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明成祖为何编纂《永乐大典》:要体现大明国力】以解缙之少年高才,又自负匡济大略,他怎不知皇家的情谊比不得世俗,随着时日的推移不可能一成不变?看来在与皇家的关系中自身如何摆正位置,他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盲点 。而“好臧否,无顾忌”,得罪一大批廷臣的背后,则是他书生意气过重,不通世故的人格缺陷所致,而不是故意要跟谁过不去 。接踵而来的报复是,他被贬广西即将动身时,又遭落井下石者检举,改贬交趾,去一个叫化州的僻远地方催督军饷 。官场如戏场,官场亦如战场,一处小小的差失都可能致命,这个人身上那么多的缺陷,简直可说是空门大开,正好用来作权力斗争的牺牲,如同史传所说,“彼其动辄得谤,不克令终,夫岂尽嫉贤害能者力固使之然欤”,实在也怨不得别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