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花的寓意和象征意义,紫荆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二 )


紫荆花图片欣赏(18张)洋紫荆树冠雅致花大而艳丽,叶形如牛、羊之蹄甲,极为奇特,是热带、亚热带观赏树种之佳品 。宜作行道树、庭荫风景树 。该花单朵花4~5天,整株花期长达近半年,洋紫荆花以行道树在香港地区广为栽培,该花具有花期长,花朵大,花形美,花色鲜花香浓五大特点 。现在紫荆花已成为香港的象征。【植物历史】洋紫荆首先在1880年左右于香港岛薄扶林的钢线湾被一名法国外方传教会的神父发现,并被他以插技方式移植至薄扶林道一带的伯大尼修道院 。1908年,当时的植物及林务部总监邓恩(S.T. Dune)判定洋紫荆为新物种,香港的象征紫荆花
并于《植物学报》(英国及外国)第46卷,324至326页(Journal of Botany)发表有关资料 。洋紫荆的拉丁文学名的种加词被命名为“Blakeana”,以纪念热爱研究植物的第12任香港总督卜力(Sir Henry Arthur BLAKE)伉俪 。现存于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植物标本室编号Hong Kong Herb. No.1722的模式标本相信是最初发现的原树标本 。1965年,洋紫荆正式被定为香港市花 。此特有种在1967年引入台湾,并在1984年成为嘉义市的市花及市树 。2004年,香港大学的Carol P. Y. Lau, Lawrence Ramsden 及 Richard M. K. Saunders于美国植物学会的植物学术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中发表研究文章,从洋紫荆的外部、花朵及种子的形态,以及其繁殖能力及基因序列与羊蹄甲和宫粉羊蹄甲作对比及分析,证实洋紫荆并非独立品种,而只是前述两个品种杂交而成的混种 。提出更正洋紫荆的学名为“Bauhinia purpurea x variegata 'Blakeana', cv. nov.”(cv. (cultivarietas) 指栽种变种 ,nov. (nova)表示这个是新的名称) 。由于混种植物不能自行繁殖,这亦即是表示,现时香港所有的洋紫荆都是该棵于1880年首次于野外发现(亦是唯一一次于野外发现)的洋紫荆的复制品 。因此,洋紫荆的基因池受到局限,这解释了洋紫荆对病菌的抗抵力较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