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在位41年的皇帝被后人误读千年( 二 )


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 事”,总统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20年之久 。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 大奸巨侫 。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精明平和,有黄老之风,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倘若姜维等主战派能够充分理解刘禅的治 国深意,对外防御,据险固守;对内取和,积蓄国力,蜀国的命运可能不是这样,甚至会改写历史 。
三、很有胸怀
刘禅的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 。
诸葛亮死后,刘禅表现得十分悲痛,可是当时却有一个名叫李邈的官员,向刘禅上了这样一道奏疏,他以曾不利于汉室的权臣吕禄、霍光作比喻,说诸葛亮虽然未必有反叛之心,但是权势太强,以至于刘禅都畏惧他,导致国内奸邪萌生 。而李邈自己也常常不得不在诸葛亮的威势下,胆战心惊,现在诸葛亮死了,真是太是时候了,“宗族得全”,“大小为庆”,否则,将来后果不定如何呢!暗指诸葛亮很有可能有不轨之心,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地为诸葛亮发丧 。
要命的是,持这种看法的,却并非李邈一人,还有一部分大臣,比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他们对诸葛亮专权也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 。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 。
有 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连别人都看出来了,后主刘禅本人能没有感觉?那是不合常理的 。但他没有在自己羽毛丰满之后来个秋后算账,更没有按照李邈的意见将 诸葛亮打入冷宫,仍旧给予了曾经的权臣也是功臣最高的荣誉,自始至终也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 。以往那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坚持,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人除了 杨仪之外,全部重用,仿佛和原来全然一样 。
网络配图

因为刘禅深知,尽管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存在着一股对诸葛亮专权的不满情绪,但是诸葛亮是 贤相,为了蜀国的繁荣、强盛和安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大功于国家,有大恩于黎民 。倘若按照李邈等人的意见,政局和民心非常可能陷入四分五裂的内乱之 中 。因此,他不但没有认可李邈的意见,也为了防止和杜绝其他人效尤,立即板起面孔,勃然大怒,将李邈斩首示众 。他哪怕有再多的成见和不满,也不表现出来,以免干扰和破坏整个大局 。”
刘禅胸怀和肚量之大,令人叹服 。然而,他却不是不要原则,相反,在涉及重大问题时,他是坚定不移、毫不妥协的 。针对一些大臣和民间要为诸葛亮立庙的请求,刘禅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
偏居巴蜀一隅的险地,而能执政四十一年,成为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倘若没有过人之处,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有人把刘禅的执政完全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是不够客观的,也不是事实 。因为诸葛亮于公元234年死后,刘禅又做了29年的皇帝,没有相当的智慧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
本文是不是可以看作对蜀汉后主刘禅的“平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