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嫁接后西瓜苗上生霉还有腐烂改怎么治。打什么农药合适呢!或者还是其他问题( 二 )


谢谢您的提问 。

西瓜嫁接后西瓜苗上生霉还有腐烂改怎么治。打什么农药合适呢!或者还是其他问题

文章插图
西瓜病害的防治
西瓜病虫害药害及其防治—西瓜病害及防治 1—2—3—4
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
猝倒病
(为害状)本病是西瓜幼苗期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可造成大片幼苗死亡 。尤其在育苗床内受害最为常见 。
1. 症状 猝倒病菌的寄生性都是比较弱的,只有在幼苗生长衰弱或其幼茎尚未木栓化时,才能侵入为害 。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成线状 。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拔出后接触病部的表面极易脱落,在子叶下发病的成为卡脖子 。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已普遍腐烂 。有时幼苗外观与健苗无异,但贴伏在地面而不能挺立,检查这种病苗,可看到其茎基部已收缩似线条状 。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其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菌丝体 。
2. 病原 病原为腐霉属中的瓜果腐霉菌[(Eds.)Fitzp.] 。菌丝无色,无隔膜 。无性阶段形成游动孢子囊,有性阶段形成球形卵孢子 。
3.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 12-18厘米表土层越冬,并在土中长期存活 。翌春,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 。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以游动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 。病菌生长适宜地温 15—16℃,温度高于30℃生长受到抑制 。适宜发病地温为10℃,低温对寄主生长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动 。当幼苗子叶养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是感病期,遇有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袭,则发病较多 。
4. 无公害防治技术
(1)严格选择营养土 选用无病新土进行育苗,或对育苗土进行土壤消毒,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千克加细土100千克制成药土进行播后覆盖 。
(2)加强苗床管理 选择地势高,**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作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控制苗床的湿度 。用有机肥或堆肥作苗床基肥时,必须充分腐熟 。定植后,前期宜少灌水 。若是大棚应及时通风降湿 。
(3)化学防治 出苗后发病初期可喷洒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瑞毒霉(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40%乙磷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一般7~10天喷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洒1~3次 。每次喷药后要结合放风,降低棚内湿度,可收到较好的防效 。
枯萎病
(为害状)西瓜枯萎病也叫蔓割病、萎蔫病等,分布十分广泛 。其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多者发病30%以上,甚至绝产 。
1. 症状 西瓜全生育过程均可发病 。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行腐败死亡,不能出苗 。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蔓基都萎缩变褐猝倒;病蔓发病,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 。横切病蔓,维管束呈褐色 。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仅见黄褐色纤维 。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苗分生抱子座和袍子团 。
2. 病原 病原为西瓜尖镰孢菌[f. (E.F. Smith) e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
3. 发病规律 本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苗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 。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或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带菌种子萌发时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 。夏西瓜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发病的主导因素是温、湿度,温度在8-34℃均可发病,24-32℃是侵染的最适温度,而苗期在16-18℃时发病最多 。雨后遇旱或时雨时晴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多 。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于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