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起落终败亡:李自成为何不如朱元璋( 二 )


而局势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关外的清军则势必会趁虚叩关、攻占北京 。至于南方,张献忠恐怕也不会错过自己的机会吧?他势必会趁李自成主力大损的有利时机攻占其根据地西安了 。再之后呢,局势恐怕就会更加错综复杂 。这样分析下来,可见李自成的进军北京是多么昏聩的决策!
当然,实际情形的发展却是出人意料的 。一有镇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因抗清兵难以回撤勤王救驾,二有明将唐通等人的临阵叛降,三有宫中太监和朝廷大员的开门纳降,这种种意外事件的发生使得大明与大顺的这场大决战并没有来得及真正上演,就让李自成的军队得以轻轻松松就进占了北京 。然而这一重大的军事行动却证明了李自成的决策的冒失与昏庸 。可见,李自成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比起朱元璋来,相差得何止千里万里 。
再说说他们的民心政策:一贯以“闯王来了不纳粮”这一标榜号召贫苦百姓的李自成算是顺顺利利的就进了北京,可他的数十万大军还是要吃饭的,李自成当然也要想办法弄军饷、弄粮食啊,于是他把城里的官员统统抓起来严刑拷打,催逼金银财宝以充军费 。特殊时期嘛,这么做似乎也有可以理解的地方 。可他的错误就在于完全不分清红皂白了,并且他的军队和士兵在这种行动中私心发作,毁坏了军纪,这也就使得他在北京大失了民心,导致他在山海关战败之后在北京也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
此时,作为手握五万关宁铁骑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心思当然很复杂,可李自成竟连他待价而沽的心思都没看明白 。因此他连吴三桂年迈的父亲和美丽的妻妾也没有放过,不是关押,就是抢掠 。因此也就导致了吴三桂在关键时刻倒向了满清而不是向他李自成举手投降 。于是乎,就有了李自成的兵败山海关,就有了满清的大举入关!由此可见,李自成在那个敏感的微妙的时刻,是何等的骄纵跋扈?他显然不具备朱元璋那样无比清醒和冷静的心性与才智 。
网络配图
还有一点就是,李自成的大军一进北京城,就整个腐化瘫软下来,军纪涣散,贪婪放纵,以致战斗力锐减,以至于在山海关大战中威风不再,直至兵败如山倒 。由此可见,李自成的治军恐怕是难说高明的,乃至是很成问题的 。
而朱元璋呢,无论是东征西讨,还是南平北伐,无论是起事之初,还是胜利在望,他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始终都以冷静和理性的如炬目光审视着局势的每一个角落,而他的军队,也自始至终保持着严明的纪律和强劲的战斗力 。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三大名言成为了他克敌制胜策略 。对比之下,足可见李自成是远不及朱元璋的 。也难怪李自成进北京才四十来天就不得不狼狈而退 。
由此可见,李自成在诸多方面都远不如朱元璋确非妄言,所以也难怪李自成虽然有几度起落,但最后还是终究逃不脱败亡的命运 。当然这也并非天意,而是确确实实的人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