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傻了36年的唐宣宗一当上皇帝却成为了明君?( 二 )


果然,不久武宗病危,有宦官认为应该立武宗的儿子为太子,但是宦官仇公武、马元贽说武宗的儿子都很年幼,武宗还有一个皇太叔光王,立光王最合适 。并且两宦官还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个傻子和尚带了回来 。大家看着这个傻子流着口涎,傻傻憨笑的样子,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于是,李怡改名为李忱,当了皇储 。
然而武帝病逝,宣宗李忱继位后,看到这个新皇帝处理政务,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面前这个神色威严,谈吐不凡,处理事情有条不紊的皇帝,难道就是那个傻子吗?
所有的人这时候才恍然大悟,这个人傻了36年,原来只不过是装疯卖傻!而仇公武终于明白,当年武宗为什么要一心把光王处死,原来所有的人都没看出来,只有武宗看出来了,这个光王不是真傻,而是装傻 。
但现在明白有什么用呢?生米煮成熟饭了,改不过来了 。这个新皇,想要随便控制,简直是不可能的 。
不但不能随便控制,而且这个新皇一上台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动作快得让人瞠目结舌 。
第一件事,就是第二天就把宰相李德裕及他的一班人马全部拿下 。李德裕是中晚唐著名的大臣党争“牛李之争”的主将,为祸朝廷很多年 。唐朝之所以衰败,肇始于安史之乱、发展于藩镇割据,加深于大臣党争,腐烂于宦官专政,灭亡于农民起义 。唐宣宗把这些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要想实现中兴,第一件事就是驱除大臣党争 。而把李德裕驱逐出朝,也意味着结束了长达半个时机的“牛李之争” 。
接着,宣宗再治理宦官专政 。除了凡事自己亲自上手,绝不交给宦官外,还对宦官进行了一次严厉的敲打 。
宣宗亲自上手熟悉处理业务,最显著的表现是,吏部对多如牛毛的官员都分不清楚,尤其是六品一下的官员 。但是宣宗要求宰相把百官编制一套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通读强记,力争了解官员的所有情况,从而明察秋毫 。此外,他还经常借游猎为名,出去微服私访,查探民情 。天下之大,他不可能都走遍,于是命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命名为《处分语》,专门供他阅览 。
对宦官的敲打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宣宗突然宣布把宰相马植驱逐出朝,众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才了解道原来是马植腰上系着的一根腰带惹的祸 。为什么呢?因为这根腰带是宣宗赏赐给宦官马元贽的,显然是马元贽把腰带又转赠给了马植 。宣宗没有处理马元贽,因为马元贽是宣宗上台的功臣,但是处理马植,其实是在敲打马元贽 。而且告诉他们,大臣不可与宦官结党,否则,一定会受到处罚 。
宣宗便是用如此强硬的手段打击大臣党争,压制宦官专政,一度让腐朽没落的唐王朝重新出现了清明廉洁的政治局面 。
宣宗的巨大的历史功绩还体现在他对河湟的收复 。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河湟地区已经被吐蕃占据了将近百年之久 。玄宗之后的历任天子,尤其是宪宗李纯,虽然大都怀有收复河湟的志向,但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因为藩镇之乱连年不绝,朝廷不得不屡屡用兵,而且朝政又被党争和宦祸搞得乌烟瘴气,使得李唐王朝自顾尚且不暇,更不用说腾出手来对付吐蕃人 。
不过在宣宗的时候,却出现了利好,因为吐蕃国内出现大规模内战,国内政局紊乱,人心离散 。宣宗于是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打了个大胜仗,收复“三州七关”,对巩固唐版图,做出重大贡献,后人称他为“小太宗” 。
从这些举措我们完全可以断定,宣宗当年一定是在装疯卖傻 。那么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宣宗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呢?很简单,因为他要避祸 。要知道,那时的朝廷被权臣和宦官把持,权力斗争、宫廷斗争诡谲凶险,整个朝堂充满厮杀和阴谋 。作为一个王子,如果他过早地把他的聪明睿智表现出来了,那他可能很早就被杀死了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正因为他是傻子,他才最后活了过来,最后竟然被推为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