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赵雄主刘渊:以问鼎中原的方式借汉壳上市( 二 )


但匈奴也有自己致命的弱点,就是部众分散,如果没有一个核心人物,很难将他们聚拢起来,形成合力 。当年冒顿的强盛,便是部族统一的结果 。而刘渊的出现,则让匈奴五部重归一统,再次演绎了辉煌 。匈奴虽分五部,相距其实并不遥远,“皆居于晋阳汾涧之滨”(《晋书》),也就是现在山西北部一带,这就在客观上给刘渊重新聚拢五部提供了可能 。
晋末中原大乱,再次给匈奴创造了机遇,让他们?梦想不再虚幻 。匈奴本就有着挫败中原的辉煌成就,看到中原大乱,于是五部匈奴开始蠢蠢欲动 。刘宣秘密召集五部上层贵族,共同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人悄悄通报刘渊 。刘渊表面不动声色(足见其城府之深),却暗暗思索如何金蝉脱壳,尽快回到五部聚居地 。他曾找过几个理由,比如“请归会葬”(《资治通鉴》),要回去奔丧 。按说这理由没得挑,但司马颖始终也没答应,可见司马颖对匈奴问题也是很敏感的 。
然而百密一疏 。八王之乱愈演愈烈,后来幽州都督、安北将军王浚、东瀛公司马腾起兵反抗司马颖,军情紧急,刘渊趁机游说,说可以说服匈奴部前来助兵 。其时八王混战,兵力不足,便多雇佣少数民族的兵力(这也是导致十六国乱世的一个客观原因) 。当时王浚军中便雇佣了鲜卑和乌桓的兵将,战斗力很强 。无奈之下,司马颖只得答应刘渊,没想到却是放虎归山 。刘渊一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东北),便继位大单于,建国号为汉,一时“胡、晋归之者愈众”(《资治通鉴》) 。从此刘渊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借尸还魂,开始了他“偷”取天下的霸业历程 。
借尸还魂,有点像现在股市中的借壳上市,旧瓶装新酒 。也就是三十六计中说的“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刘渊借用的是早已灭亡近百年的汉王朝的?尸”,还复的是匈奴昔日强盛的“魂”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汉氏之甥,约为兄弟 。兄亡弟绍,不亦可乎”(《资治通鉴》) 。我们是大汉朝的外甥,娘家人,向来以兄弟相称,兄长死了,弟弟继位,理所当然!
【前赵雄主刘渊:以问鼎中原的方式借汉壳上市】之所以说刘渊“偷”天下,是因为他掩盖了攫取天下的野心 。一方面,他以汉朝外甥自居,在舆论上占据先导 。外甥一说,源自冒顿,“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晋书》) 。这也能看出,不管匈奴在军事上如何强盛,在他们内心深处一直是自卑的,他们对中原是仰慕和崇拜的 。匈奴后世子孙“冒姓刘氏”,能?汉室攀上亲戚,觉得这是很体面的事 。既然是汉室的宗亲,那么兴复汉室,主事中原,便是顺理成章之事,在舆论上占据了主动 。其实兴复汉室云云,不过是刘渊的鬼话,也没见这个外甥多听舅舅的话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一方面,刘渊冒用大汉的旗号,在视听上占尽先机 。刘渊称帝后建国号为“汉”,也只是想迷惑人心,他还煞有介事的“作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资治通鉴》),大祭汉朝先祖 。如此大张旗鼓的作秀,便将抢夺天下的真实用心,变成了所谓的家事纠纷,从而引开众人视线,淡化事情本质 。刘宣等人要他干脆称帝,刘渊说“今四方未定,且可依高祖称汉?”(《资治通鉴》) 。可见刘渊在这上面是花了心思的,他并不是不想称帝,而是在寻找更合适的机会 。
刘渊之所以煞费苦心的“借尸还魂”,这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 。匈奴作为一个曾经与中原为敌的强悍民族,始终受到官方的排斥,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思想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江统《徙戎论》) 。尽管后来匈奴衰败,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中原王朝一直害怕匈奴再兴,而威胁到其政权的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