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二 )


那么 , 曹操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一点也许可以从蔡文姬与众不同的身份上去分析 。蔡文姬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身份?她不就是蔡邕的女儿吗?对 , 蔡邕的女儿就是与众不同的身份 。都知道蔡邕是大学者、大音乐家 , 也是耿直的朝臣 , 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当朝国史的修撰者 , 他参与了《东观汉纪》部分篇目的撰写 , 并且写的内容最多 。
网络配图
西汉的历史有班固的《汉书》 , 东汉有范晔的《后汉书》 , 这都是正史 。不过在东汉本朝 , 汉光武帝时就设立了官方修史馆 , 任务是写“当代史” , 书名叫《东观汉纪》 , 历史向前发展一段写一段 , 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项工作 , 汉灵帝时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人参加了编撰 , 其中蔡邕撰写了《灵帝纪》及其它列传42篇、志10篇 。
所以 , 王允要杀蔡邕时蔡邕提出《东观汉纪》还没修完 , 他愿意像司马迁那样受刑赎罪接着续史 , 正是这句话提醒了王允 , 王允决不允许当代历史由他的对手蔡邕书写 , 坚定了杀他的决心 。蔡邕所作数十篇纪传是史书中提到的 , 具体篇目由于天下纷乱而佚失了 , 《东观汉纪》的主要撰写者后来是杨彪 。
曹操对杨修的父亲杨彪没有多少好感 , 曾找借口整治过他 , 这是一个政治上不在“同一个战壕”里的人 , 书写历史的笔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 , 曹操当然不放心 。当时修史不像现在 , 有档案馆、图书馆以及数据库 , 找几个专家就能拉起个“写作组” , 那时资料匮乏 , 人才难找 , 做学问更私学以及家传 , 朝廷东奔西走 , 国家档案、图书早已散失迨尽 , 个人所藏图书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 同时还要靠学者们的另一个苦功:默诵 。
网络配图
蔡文姬归来后曹操曾问她:“听说你们家原来有很多书 , 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印象?”蔡文姬回答说:“先父给我留下了4000多卷书 , 流离涂炭 , 已经没有保存下来的了 。根据我自己的记忆 , 也只能保存400来篇 。”能背400多篇文章已经很惊人了 , 说明当年蔡文姬在父亲左右 , 对蔡邕的创作很熟悉 , 其中也包括修史方面的工作 。蔡邕虽然不在了 , 但蔡文姬还在 , 让她靠着记忆续写《东观汉纪》才是曹操接她回来的主要原因 。
这项工作只有蔡文姬才能完成 , 但到了后来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 , 曹丕禅代 , 汉朝灭亡 , 汉献帝成了山阳公 , 《东观汉纪》写到汉灵帝就终止了 , 蔡文姬续写的篇章也就没有流传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