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士人的饮食观念:肥肉厚酒都影响身体健康( 二 )


【古代士人的饮食观念:肥肉厚酒都影响身体健康】
根据以“性”来安排饮食的原则,李渔提出了六条具体的饮食方法:
一是“爱食者多食” 。李渔认为:“生平爱食之物,即可养身,不必再查《本草》 。春秋之时,并无《本草》,孔子性嗜姜,即不撤姜食,性嗜酱,即不得其酱不食,皆随性之所好,非有考据而然 。孔子于姜、酱二物,每食不离,未闻以多致疾 。可见性好之物,多食不为祟也 。”李渔提出的饮食可随心所欲,并非毫无节制地大吃大喝,而是要分主与次,他称之为“调剂君臣之法” 。并举例说:“肉与食较,则食为君而肉为臣;姜、酱与肉较,则又肉为君而姜、酱为臣矣 。虽有好不好之分,然君臣之位不可乱也 。他物类是 。”
二是“怕食者少食” 。生性不喜吃之食物,如果勉强吃下去了,不仅不利于健康,反而会招致疾病 。李渔指出:“凡食一物而凝滞胸膛,不能克化者,即是病根,急宜消导 。”“故性恶之物即当少食,不食更宜” 。
三是“太饥勿饱” 。即要控制饮食,不要因饥饿而暴饮暴食 。李渔认为:“欲调饮食,先匀饥饱 。”如何才能使饮食均匀呢?李渔指出:“大约饥至七分而得食,斯为酌中之度,先时则早,过时则迟 。然七分之饥,亦当予以七分之饱,如田畴之水,务与禾苗相称,所需几何,则灌注几何,太多反能伤稼,此平时养生之火候也 。”
四是“太饱勿饥” 。李渔说:“饥饮之度,不得过于七分是已 。”然而,“又岂无饕餮太甚,其腹果然之时?是则失之太饱 。其调饥之法,亦复如前,宁丰勿啬” 。李渔还以常见的生活现象来证明这一道理,他说:“贫民之饥可耐也,富民之饥不可耐也,疾病之生多由于此 。”李渔既反对暴饮暴食,也反对饱一顿饥一顿,这样都会导致疾病 。
五是“怒时哀时勿食” 。人的情绪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李渔认为:“喜怒哀乐之始发,均非进食之时 。然在喜乐犹可,在哀怒则必不可 。”这是因为“怒时食物易下而难消,哀时食物难消亦难下” 。因此,“俱宜暂过一时,候其势之稍杀” 。即等怒哀之情平定之后再进食,这样虽然过了进食的时间,但对身体有利 。因为“饮食无论迟早,总以入肠消化之时为度 。早食而不消,不若迟食而即消,不消即为患,消则可免一餐之忧矣” 。
六是“倦时闷时勿食” 。李渔指出:“倦时勿食,防瞌睡也 。”人在困倦时,就要瞌睡,此时进食,“则食停于中,而不得下” 。李渔还说:“烦闷时勿食,避恶心也 。”人在烦闷时,必难受恶心,此时进食,吃下去的食物,“非特不下,而呕逆随之” 。李渔认为“食一物,务得一物之用 。得其用则受益,不得其用,岂止不受益而已哉”!因此,在遇到倦时闷时,不要进食 。
李渔所提出的六条饮食方法,均有一定的道理,按此方法饮食,将有助于身体健康 。
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对饮食也有很深的研究 。他曾任溧水、江浦等地的知县,从40岁起便隐退南京小仓山,筑“随园”,以文会友,论文赋诗,不再从政 。袁枚一生著作甚多,其中《随园食单》是他晚年撰写的一部烹饪专著,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
袁枚认为,烹调如同做学问,应“先知而后行” 。在“须知单”中,他列出了20条烹调须知事项,实际是烹调的基本方法 。其中有:饮食、洗刷、调剂、搭配、火候、迟速、变换、器具、上菜、多寡洁净、用纤(勾芡)、选用、补救等 。在“戒单”中,袁枚提出饮食应破除不良陋习 。如他提出要“戒耳餐” 。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 。他指责饮食一味炫耀,片面追求肴馔华贵者:“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 。”袁枚还主张“戒目餐”,“目餐者,贪多之谓也” 。袁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