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将世家:揭开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 二 )


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说、种记、种谊,这是第二代种家将 。种诂、种诊、种谔各统领种世衡之一部,世称“三种”,均为宋朝大将,颇有战功 。这一代种家将中,以种谔、种谊最为知名 。《水浒传》中提到的“老种经略相公”指的就是种谔 。曾以计迫降西夏名将嵬名山,得民一万五千户,降兵万人 。又以鄜延经略安抚副使,节制诸将于米脂城外无定川大败西夏军八万,斩首八千级,生擒西夏大将七人,俘获士兵、物资无数,打出了“种家军”的威名 。种谊是种世衡的小儿子,好读书,治军严 。用兵谨慎,临阵对敌无把握不战 。一次西夏军队进犯延安,种谊统兵出战,敌闻风而逃 。当地人说:“得种谊,胜精兵二十万” 。
第三代种家将主要包括种谔之子种朴,种记之子种师道、种师中、种师闵等人 。名气最大的,是人称“小种经略相公”的种师道 。种师道少时跟随大儒张载求学,做过推官、通判等文官 。因“议役法忤蔡京旨,换庄宅使、知德顺军”(《宋史》),得罪了奸臣蔡京,这才进入军界 。其文武全才,见识广博,用兵老成持重,对镇边、攻辽、抗金等军事行动见解独到,是当时主战派的核心人物 。当时,宦官童贯手握重兵,炙手可热,见之者皆行大礼,独种师道以常礼待之 。宋徽宗多次将其招入朝廷,询问边关事宜,并赐予袭衣、金带 。种师道因得罪当朝权臣,屡遭贬谪 。金人南下,宋钦宗急招入京,“拜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诸道兵悉隶焉”(《宋史》),成为宋军的最高指挥官 。然徽宗、钦宗总是犹豫观望,决策反复无常,种师道有职无权,当权者又横生掣肘,用兵方略难以实现,终致靖康之难 。故京师失守后,宋钦宗捶胸言道:“不用种师道言,以致如此!”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大举入侵,种师闵、种师中先后壮烈殉国(此前,种朴已在与羌人的作战中阵亡) 。不久,种师道亦忧愤而死,时年七十六岁 。第四代种家将如种浩、种溪等人虽任武职,但其武功成就远不及先人,种家将从此湮没无闻 。
随着靖康之难,宋廷南迁,折家、种家离开了世代镇守的西北边陲 。江南的水土人情,似乎很快就把将门世家的军事才干销蚀殆尽了 。曾经叱咤风云的折家和种家,再也没出过像样的军人 。


【宋朝名将世家:揭开被历史湮没的折家将和种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