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1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六 )


二、学习新知
1探索“四舍五入”法 。
(出示:534607)
教师: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1: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
学生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
学生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
学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
教师: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
学生2: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
学生3: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
(出示:38290)
教师: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
2.归纳方法 。
教师:同学们表现很出色,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整理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先看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小于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千位上的数是5或者大于5,就向万位上进1,再把后面的尾数舍去 。
教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
(学生看书第22页例2,质疑)
[点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怎样用近似数表示”这一问题展开了大胆的、富有个性的讨论,自主探索出了“四舍五入”法,知识的建构水到渠成 。而教师的点拨——“谁比较合适”对学生的进一步探索起了重要的作用 。]
3.练习 。
(1)教科书第22页的试一试 。
教师: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
(学生独立完成,评讲)
(2)教科书第23页的课堂活动第2题 。
师生活动: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说近似数 。
师生活动:同桌活动,一人写数,一人说近似数 。
4.扩展 。
(出示:省略153904270亿位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
教师:先回忆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想一想,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再交流)
学生1: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该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约等于2亿 。
学生2:也就是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就看那一位后面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
[点评: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验,迁移类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通过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很容易得出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即“看后面一位四舍五入” 。]
三、小结(略)
四、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24~25页第4~6题(学生独立完成)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 。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 。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精确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 。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