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读后感(19)


《高老头》读后感 篇37
有那么一种情感,让人愿意为之赴汤蹈火,甚至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这种情感就是亲情 。而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则是这种情感的不幸牺牲品 。
很多人都说高老头的父爱是畸形的,变态的 。但是在我看来,他只是爱女儿爱得太深了而已 。他给女儿们添置漂亮的衣服,豪华的马车,聘请最好的家庭教师,都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奉献而已,实在不能说他的动机有什么问题 。他不过是以他认为好的方式,来为女儿们提供最周全的保护罢了 。
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的 。高老头无私的爱,换来的却是女儿们无情的对待 。当我看到高老头自豪地说他每天都要走到大街上,为的是偷偷地看女儿坐着马车经过,但女儿去探望父亲本是基本的义务,现在作为女儿的不但没有尽到这个义务,而且还要父亲“偷偷地”才能匆匆地瞥一眼女儿的容颜!难道女儿的心是石头造的吗?难道她们对父亲多年来的付出就没有半点的感激之情吗?
不过,两个女儿倒不是完全不来探望高老头的 。当她们需要用钱的时候,她们就会想起在破旧公寓里还住着她们的父亲 。只有在这个时候,她们才会来公寓里跟高老头聊一聊天,编造一些甜言蜜语来哄骗一心为她们的父亲,最后亮出她们真正的目的——向高老头伸手要钱 。可是可怜的老人,始终沉迷于这些虚假的父慈子孝假象里,然后心甘情愿地任凭女儿榨取他本来就不丰厚的财产 。高老头心里并不是不清楚这一点,只是他一直在自欺欺人罢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才喊出了藏在心底的话:两个女儿只爱她们自己,她们根本就没有爱过她们的父亲 。
发生在高老头身上的事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但是造成这样的结果只能怪罪于他对女儿过分的溺爱 。虽然巴尔扎克写的是虚构的故事,但也值得我们,特别是那些把孩子当作国王去侍奉的父母们借鉴 。真正的爱并不是建立于无条件的满足上的,如果坚持这样下去,或许高老头的悲剧,将会在不久之后在我们身边重演 。
《高老头》读后感 篇38
和往日一样,坐在阳台的木椅上,翻开此书,一页,两页 。不禁又掉下了眼泪,这本书是《高老头》 。
此书讲了一个悲惨故事:高老头有了两个女儿,他十分宠爱自己女儿,女儿想干什么都成全她们 。女儿到了出嫁年龄,高老头,那位好父亲又给了她们每人80万陪嫁金,只留给了自己8000至10000法郎 。他认为,女儿是自己的女儿,总要让她们幸福 。可是,女儿却不顾亲情把他赶了出去 。读到这儿时,我流下了了眼泪 。我猜,高老头肯定还没仔细想过,赶走自己的人竟是自己的女儿!
这本书是法国的巴尔扎克,他想要表达什么,我想大家应该知道 。我盼望着最后情节会改变,可惜没有 。高老头的那两个可耻的女婿还给高老头雪上加霜,一有什么债就让高老头女儿叫高老头还 。高老头自己穷的活不下去了,没法替女婿还债了,连自己餐具也卖掉了,给女婿还债,从西装成了破背心 。最后,他太累了,病倒了 。
我看到这时,叹了一口气 。现在,高老头病倒了,女儿和女婿应该买几件衣服和一些药过来看望高老头吧 。没有,并没有,别说买衣服买药了,连看也不过来看望 。我不禁联想到报纸上的事件:浙江一户人家,母亲去世,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生活,姐弟俩一边学习,一边捡废品卖钱,感动了无数人 。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父亲卧病在床,同样是两个孩子,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高老头临死前,一直叫着自己女儿,可女儿仍然不愿去看望下自己父亲 。在这里,我多么想批评下高老头的女儿:“那是你们父亲啊!父亲啊!你们父亲为了你们的生活付出了那么多,你们怎么那么残忍啊?你们忍心吗?你们父亲只想看看你们啊!也就死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