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二 )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 ,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 , 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
养老保险政策法规
(一)确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法律框架
长期以来 ,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是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法规为主 , 法律法规数量少 , 体系残缺不全 , 甚至不同政策或者规章之间相互矛盾 。相关立法主要有《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人大立法少 , 行政法规多 , 立法层次一直不高 , 如典型的有原民政部于1992年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 。这种局面导致了我国社会保险立法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 , 社会保险法律体系迟迟不能建立 。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 ,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 。2009年国家又开始进行“新农保”政策的试点运行 。基于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有利环境 , 《社会保险法》第三条中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的方针 , 最终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 。
(二)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统筹
意味着某级政府具有与资金调度权相应的政策制定权 。因为中国的养老保险是以市、县为基本统筹单位的 , 各统筹单位之间一般不可以自由流转 。统筹层次过低给劳动力的跨省流动带来了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和权益纪录等许多困难 。我们应当肯定实现省级统筹、省内自由流转是一次进步 , 劳动者的就业范围可以扩大至全国 , 尤其对解决农民工养老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 却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成本的地区化差异越来越明显 , 就业选择权已经不完全掌握在劳动者手中 , 跨省就业越来越普遍 。且农民工回归农村后的养老保险账户移转问题也更为突出 。不真正实行全国统筹 , 就不能真正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法》第64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 , 最终落实了这个关键问题 , 虽然法条内容还是粗略性的 , 但仍不失为一个巨大的进步 。
(三)扩大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范围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

文章插图
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了一些还没有明确职业定义的新职业 。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工作时间等 , 职业特点也与传统职业相区别 。此外 , 城镇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劳务工作者等无固定职业人员也大量存在 。
(四)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金的领取制度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 农民工达到待遇领取年龄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 , 没有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 , 比照城镇同类人员 , 一次性支付其个人账户养老金 。农民工离开就业地时 , 原则上不“退保”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为其开具参保缴费凭证 。而《社会保险法》第14条明确了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 , 遏制了农民工退保现象的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