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吏治并不清廉:萧何大收贿赂丞相爱喝人乳( 二 )


东汉外戚梁冀专权时,行贿之人不绝于路 。《后汉书·梁冀传》载:“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 。吏人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 。”即使是送给皇帝的贡品,也要先送一部分到梁冀的府上 。
东汉宦官利用手中权力也在大肆卖官,汉末清议首领陈蕃揭露宦官“爵以贿成” 。到东汉后期,灵帝与宦官更是公开卖官,由于所得金钱贮存于西园,史称“西园卖官”,上至公卿,下到地方守令,皆有定价,一手交钱,一手给官 。宦官曹腾大肆受贿,被人检举揭发,只是在汉桓帝的包庇下才得以逃脱惩治 。宦官卖官受贿的钱财又用来买官 。宦官曹腾养子曹嵩的太尉官职就是靠向宦官行贿一亿万买来的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宦官不仅自己卖官,还纵容家里的仆人也卖官 。
“铜臭”一词就来源于东汉 。据《后汉书·崔烈传》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万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 。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 。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 。”崔烈恼羞成怒,拿起手杖朝着儿子就打 。这个故事虽然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把东汉时期官场买官卖官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 。
一部腐败史告诉我们:有贪官不可怕,有腐败也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人都想做贪官,人人都想腐败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