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疑云:可能是赵光义为合理继位找的借口( 二 )


这部分学者认为"金匮之盟"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 就在于"烛影斧声"使即位问题复杂化 。"烛影斧声"的问题始终是困扰宋太宗继位是否正统的问题 , "烛影斧声"中的各个细节似乎证明宋太祖死于非命 , 因而宋太宗继位的合法性也就遭到了质疑 。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金匮之盟"是赵光义伪造的 。清代古文学家恽敬对盟约内容首先提出疑问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提出疑问 。20世纪40年代张荫麟曾作《宋太宗继统考实》 , 认为"金匮之盟"是赵普伪造的 , 全盘否定此事 。其理由大致如下 ,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杜太后病重时 , 宋太祖只有34岁 , 正值年轻力壮之时 , 赵光义才23岁 , 而太祖长子德昭也已经14岁了 。当时太祖身体健康 , 没有短寿驾崩之象 , 即使太祖只能再活20年 , 那时 , 长子德昭已30多岁 , 不可能存在幼主之说 。杜太后没有依据猜测太祖早死、幼子继位 , 而宋朝重蹈五代的覆辙 。如果确如太后所预料宋太祖中年夭折 , 也许杜太后凭经验或灵感有超前的洞察力 , 立下"金匮之盟" 。但是 , 太祖活了50多岁 , 并没有早逝而面临幼子主政 。如果有遗诏 , 太祖临终前应该命人打开金匮 , 即使是突然死亡 , 皇后也应该知道此事 , 掌管金匮的宫人同样也知道此事 , 但是为什么要等到太祖死后五年才由赵普揭露出来?即使公布遗诏 , 赵光义应该把全文都公布出来 , 而留下来的却仅是一个大概的内容 , 而且内容还不完全一致 。更何况 , 太祖并未遵守遗诏办事 , 传位给他的弟弟 , 而是传位给他自己的儿子 。
但也有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证据 。关于立此盟约的条件 , 持肯定论者认为它符合常理 。杜太后亲身经历过五代 , 这是一个王朝更替频繁的时期 , 五代君主共十三人 , 在位超过十年绝无仅有 , 有七人死于非命 , 杜太后担心宋太祖英年早逝、幼主执政失国而终是正常的 。杜太后在赵匡胤刚当上皇帝曾说"吾闻"为君难" , 天子置身兆庶之上 , 若治得其道 , 则此位可尊 , 苟或失驭 , 求为匹夫不可得 , 是吾所以忧也 。"杜太后认为刚刚建国 , 根基未稳 , 随时有可能成为短命而亡 。尽管当时太祖正值壮年 , 但政治变化无常 , 假如宋太祖真的死于非命 , 十多岁的德昭显然是不足以应付 。而拥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赵光义应是理想的继承人 。
还有一种观点也质疑"金匮之盟"存在的合理性 。不过认为盟约是赵普和赵光义互相利用伪造 。他们分析了宋太祖、赵光义和赵普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 , 太祖与赵普的关系 。太祖创业之初与赵普君臣关系极好 , 赵普由建国初期枢密副使升至乾德二年的宰相 。但后来宋太祖对赵普开始逐渐厌恶 , 嫌隙该是逐渐形成的 。如赵普曾保荐某人 , 虽然太祖撕碎了他的奏章 , 但赵普却糊好之后第二天仍旧呈上迫使太祖接受 。虽然一般认为这体现了赵普的宰相风度和太祖善于 纳谏 , 但太祖的不满也难免 。另外 , 赵普常提太祖微贱时的小事 , 不免也会让已做皇帝的太祖觉得有损尊严 。此外赵普收受吴越瓜子金、陷害有隙官员等事件也会令太祖警觉到赵普的权柄太重 。所以太祖晚期赵普被罢相 , 已不再被重用 , 至太祖驾崩时也没有再召见他 。第二 , 赵光义和赵普的关系 。赵光义和赵普原本都是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 , 在宋王朝建立之初 , 两人都得宠 。但是在建隆二年六月 , 杜太后去世后 , 赵光义处境就相当不妙了 。七月 , 赵匡胤解除赵光义禁军职务 , 只命他担任开封尹 , 权力大大减小 。这时赵普却一再升官 , 到乾德二年已升至宰相 , 远远高过赵光义 。随着时间推移 , 赵普渐渐专权朝政 , 赵光义则力图把以开封为中心的东京府经营成独立的小区域 。两人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 , 渐渐展开了明争暗斗 , 冲突时有发生 。后来 , 由于赵普的专权遭到赵匡胤猜忌 , 才开始失势 , 赵光义乘机利用"权谋之士"卢多逊攻倒赵普 。赵普以他从政多年的经验 , 以及他对赵氏家族的了解 , 深知要使他的命运出现转机 , 主要要为新皇帝赵光义献上一份厚礼 , 而且这份厚礼物要足以使他动心 。于是赵普献上了他的"金匮之盟"的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