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才的曹操为何要除掉自己手下的这三个人才?( 四 )


这番言论是否出自祢衡之口,不得而知 。但谁听了都会相信是祢衡所言 。
刘表当然不能容忍祢衡的放肆和无礼 。但他也不愿担恶名,就把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 。
刘表知道黄祖性情暴躁,他的用意显然也是借刀杀人 。可以说这宗谋杀案的主谋是曹操,刘表胁从,实施杀戮的是黄祖 。
祢衡到了江夏以后,一开始,黄祖对他也比较看重,让他负责文件起草 。祢衡也颇为卖力,工作干得相当不错,凡经他起草的文稿,“轻重疏密,各得体宜”,写得十分得体,得到了黄祖的嘉赏 。
然而,祢衡本性难移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黄祖在战船上设宴会,祢衡当着众宾客的面,尽说些刻薄无礼的话!黄祖呵斥他,他反教训黄祖,说你这个死老头,少啰唆!当着众人的面,黄祖哪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命人把祢衡拖走,将他狠狠地杖打了一顿 。祢衡还是怒骂不已,黄祖于是下令把他杀掉 。黄祖手下的人也早对祢衡不满,得到命令,黄祖的主簿便当即把祢衡杀掉了 。祢衡死时,年仅二十六岁 。
祢衡虽然罪不至死,但死得也不算太冤 。他的死既是他目空一切造成的,也是曹操所炮制的 。祢衡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在曹操那里时,他便蔑视同僚,连陈群、司马懿的长兄司马朗这样的人,他也不屑于交往,说自己岂能和杀猪卖酒的人交朋友 。就连他自己欣赏的孔融和杨修,他也是这番评价,说满朝中也只有大儿子孔融、小儿子杨修还凑合,其他的都不值一提 。孔融当时四十岁,祢衡称呼他为“大儿”,可见祢衡的狂妄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因此,祢衡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龋与祢衡比较起来,第三宗谋杀案的被害者,就很冤枉了 。
第三宗谋杀案的被害者叫杨修 。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是太尉杨彪的儿子 。杨修的为人与祢衡截然不同,他是一个谦恭的人,而且,从小就才思敏捷 。9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沏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孔君平 。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说: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
由于杨修聪颖过人,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簿,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 。但是,杨修的聪明多是小聪明 。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等事件后,曹操对杨修产生不满,心存芥蒂 。
首先来看阔门事件——曹操去视察新建的相国府,视察完后没有说一句话,只是让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旁人都一头雾水,而杨修当即命人将门拆掉重建,说丞相嫌门太宽,所以在门上写个“活”字,“门”里“活”,就是“阔”,“阔”就是“宽” 。
其二是一盒酥事件——有人送曹操一盒酥糖 。曹操吃了一口,在盒上写了个“合”字交给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而杨修接过来就吃,对众人说:丞相的意思是“一人一口” 。
事实上,这两个小事件,还不足以让曹操对杨修动杀心 。而接下来,杨修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他辅佐的是曹植,因为他猜测曹操会立曹植 。曹操命曹丕、曹植出邺城门去办事,事先又秘密下令城门守卫不得放行 。这个安排却又被杨修猜中了,他就事先通报曹植,说守卫如果不放行,你身负王命,可以杀了守卫 。曹植照杨修的话做了,杀了城门守卫,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有出去 。杨修以为自己帮助曹植赢得了曹操的喜爱和器重,哪知道恰恰相反,这样一来,反而给曹操留下了曹植残暴、曹丕仁厚的印象 。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抖机灵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让曹操看透了他的这种小聪明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君王,愿意被下臣把自己看个透彻,杨修如果猜出曹操所想而缄默不语的话,也不至于遭到杀身之祸,可他却偏偏喜欢到处张扬,最终,他丧命于“鸡肋”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