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二 )


等(1999)发现,哈茨木霉菌株T22具有溶解可溶性或微溶性矿物质的能力,通过螯合或降解作用来溶解金属**物,如MnO2,Zn,Fe及磷酸钙的溶解,促进了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黄有凯等(2003)的研究也表明,哈茨木霉H-13能促进水稻生长与提高水稻植株硝酸还原酶活力,增强水稻植株对N,P,K的吸收力 。木霉能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使植物充分生长 。生长在自然条件下的植物因为受到病原菌的抑制,不能达到它的生长极限,在植物的根际土壤中接入了木霉,抑制了病原菌对植物的侵害,而使植物的生长潜能得以发挥 。等(1993)观察了黄绿木霉(T.)和一种菌根菌( )混合处理对植物的**生长作用 。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深绿木霉对终极腐霉( )无抑制作用,但它与菌根菌混合后,能抑制终极腐霉,促进植物的生长,证明植物根际微生物菌根菌在深绿木霉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等(2000)在用哈茨木霉防治豌豆根腐病的试验中发现,哈茨木霉的防病促生作用与豌豆根际土壤中存在的荧光假单胞( fluo-)密切有关 。
燕嗣皇等(2005)将广谱拮抗木霉菌株接入辣椒根际,分析其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和种群数量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根际微生物与木霉菌和病原尖孢镰刀菌、青枯假单孢菌( )的互作 。研究结果证实,木霉生防菌对辣椒根际大多数真菌有抑制作用或重寄生作用,或两者皆有,并主要引起真菌种群数量的减少和区系组成变化,多数根际优势细菌对木霉产孢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也受放线菌(-ces)和少数真菌和细菌的抑制 。上述研究提示,木霉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与木霉和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密切有关 。
药用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是什么?
药用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与其它作物病害基本一样 。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取决于寄主、病原及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多年种植药用植物,该地区的感病寄主和相应的病原总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环境因素常常是病害流行的决定因素 。在诸多环境因素中尤其以气候及土壤因素最为重要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大量见诸于许多植物病理学著作中,这里不再重复 。但药用植物的栽培方法,其本身的生长习性等毕竟有其特殊的方面,因此药用植物病害也有某些特点,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地道药材与地方性病害药用植物栽培有一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形成的地道药材 。例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四大怀药、浙八味等等 。地道药材是由于气候、土壤、人们的栽培习惯等因素形成的,其特点就是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药材的品种、质量、栽培方法都相对比较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于该地区环境条件及相应寄主的病原必然逐年积累,严重为害这些地道药材 。例如东北地区人参锈腐病,这种病原菌是森林土壤中习居的真菌,它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与人参的完全吻合,因此成了东北人参的重要病害,是老参地利用的重要障碍 。但在北京地区农田种植人参的情况下,锈腐病的严重性被根腐病代替 。
因为平原地区农田土壤中的根腐菌占据优势 。类似的例子很多,如三七的根腐病、地黄的胞囊线虫病、浙贝腐烂病,枸杞黑果病等等 。由于有这类地方性病害的问题,因此在地道药材的栽培地区,尤其要重视合理轮作,不断选择优良抗病品种以及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等,以便控制这些病害的流行 。(二)药用植物**部病害问题突出由于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根、块根和鳞茎等**部分,既是药用植物营养成分积累的部位,又是药用部位,这些**部分极易遭受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害虫的为害,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甚至死亡 。由于**部病害发病原因复杂,防治十分困难,因而损失惨重,历来是植物病害中的老大难问题,而这一问题在药用植物中尤其突出 。几乎所有的以**部入药的药用植物都存在严重的**部病害,其中以真菌病害为主,也有细菌和线虫病害 。在生产上较为突出的例子如人参锈腐病和根腐病、贝母腐烂病、白术根腐病、附子白绢病、当归根腐病、三七根腐病、地黄线虫病等等 。引起**部病害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土壤习居的病原、土壤的质地、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繁殖材料带菌、**害虫为害等等 。因此对于这类病害的防治一定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例如合理轮作、正确选地、土壤处理、种苗处理、加强水肥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以尽可能将病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