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文章图片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


金栋按:读中华国学典籍则会发现 , 五行之序有“金、木、水、火、土”一说 , 如


①《白虎通·五行》:“五行者 , 何谓也?谓金、木、水、火、土也 。 ”
②《国语·周语》:“天六地五 , 数之常也 。 ”三国吴·韦昭注:“天有六气 , 谓阴、阳、风、雨、晦、明也 。 地有五行 , 金、木、水、火、土也 。 ”
【【医经钩考】五行之序 金木水火土探源】③《国语·鲁语上》:“(祀)及地之五行 , 所以生殖也 。 ”韦昭注:“五行 , 五祀 , 金、木、水、火、土也 。 ”
④《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 , 民并用之 , 废一不可 。 ”五材 , 晋·杜预注:“金、木、水、火、土也 。 ”


以《内经》而言五行之序 , 明确指出为“金、木、水、火、土”者 , 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脏气法时论》《六元正纪大论》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等篇 。 如
⑤《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行者 , 金、木、水、火、土也 。 ”
上说既非五行相生之序 , 又非五行相克之序 , 那么为何以此序排列呢?查阅先秦儒家经典 , 如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 , 民并用之 , 废一不可 , 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 , 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 。 圣人以兴 , 乱人以废 。 废兴、存亡、昏明之术 , 皆兵之由也 。 ”五材 , 晋·杜预注:“金、木、水、火、土也 。 ”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 。 ”


在周朝 , 祭祀与战争是国家之大事 。 西周末期 , 礼乐坏崩 , 周天子名存实亡;到了春秋时期 , 诸侯国君皆想称霸 , 以各种借口发起战争 , 而兵器又是重中之重 。 此时 , 五行(材)已初步成熟 , 在五材之中 , “兵器用金与木 , 铸造时用水火 , 且必载于土地 , 取于土地”(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 如此可以去兵 。 此概是五行之序以“金”为首之缘故吧!


又 , 《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 , 同则不继 。 以他平他谓之和 , 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 若以同裨同 , 尽乃弃矣 。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 , 以成百物 。 ”所谓“亢则害 , 承乃制(平) , 制则[和 , 和则]生化”(《素问·六微旨大论》)之义 。
而《国语·鲁语上》说:“(祀)及地之五行 , 所以生殖也 。 ”韦昭注:“五行 , 五祀 , 金、木、水、火、土也 。 ”


据上 , 五行之金、木、水、火、土 , 指五种物质 , 亦名五材 , 即“天生五材 , 民并用之 , 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 , 亦即《尚书大传》所说:“水、火者 , 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 , 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 , 万物之所资生也 。 ”乃源于百姓、先民们对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知识之总结 , 是原始的人用之序——“是为人用五行 , 即五材也”(孔颖达《尚书正义》) 。 而此序是“以他平他谓之和” , 即两两制约、相克之“平”如金克木、水克火 , 而求得多样性统一之“和” , “盖相克序而置土用于末”(森立之《素问考注》) 。 因土载万物、万物赖土以资生 , 为五行之主 , 故与金、木、水、火相和合而成万物 。


要之 , 五行之序“金、木、水、火、土”为何以“金”为首?乃人用之序 。 盖金者刚坚难消 , 可以作兵器、去兵乱 , 即杀伐有用 , 平定叛乱 , 安治天下 , 且宜于百姓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等 , 可以平诸事、成万物 。 此等概是五行之序以“金”为首之缘故!而五行成为哲学概念 , 那是战国秦汉以后之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