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康乾盛世时期执行着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二 )


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朝勘察了东北边境多条河流的河源,抑制了沙俄在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侵扰野心;而且在蒙古地区和西北新疆地区抑制了沙俄的侵略野心 。
因为俄国窝藏中方罪犯加上俄人在边境抢劫,乾隆曾三次下令关闭恰克图市场 。清朝对俄国进行了贸易制裁,外禁皮毛输入,内禁茶叶输出,使俄国至少损失了五百万卢 。
中亚
康熙帝还派间谍出访蒙古、中亚,收集各国情报,回国呈报,书中甚至很清楚记录了大北方战争和查理十二的事迹 。
西方
康熙曾经委派传教士闵明我(Domingo Fernández Navarrete)返回欧洲招募人才,希望增进中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
闭关锁国
尽管康熙曾经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向传教士学习天知识,乾隆及其皇子也对外国的科学发明产生过相当的兴趣,而清廷“钦天监用西洋人,累进为监正、监副,相继不绝” 。但是康乾时期国际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西方世界,产业革命爆发,启蒙运动风行,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欧洲列强凭借自己强大的综合力量,力图按自己的意志重新改造世界,相形之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正日渐衰落 。
清政府所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尽量减少和西方的往来,康熙曾说:“通海口子甚多,此时无碍,若千百年后,中国必受其害矣” 。清政府在厉禁天主教传播以后,又实行严格的限关政策,更定章程,千方百计将洋船限制在广州 。1727年,又明确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到广东的虎门和福建的厦门两处 。1757年,正式实行闭关的政策,乾隆帝宣布西洋商船只准在广东的虎门一处停泊贸易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乾隆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 。公行是由官方特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 。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其行动也由公行的行商负责约束 。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即每年的5月至10月间来广州进行贸易,期满必须离去 。在广州期间他们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设的“夷馆”内 。外商在华只能雇用翻译和买办,不能雇人向内地传递信件 。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 。条规还规定要加强河防,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 。随之而来,中西交流减少了 。
清廷此举制约了出海贸易的发展,也影响了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错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