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劫掠全川的宝藏究竟藏于何处?( 二 )


据《明史》记载,张献忠在被迫撤离成都前,干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他让部下在锦江筑堤,抽干江水,在堤坝下游的泥沙中挖出数丈深的大坑,将劫掠来的财宝全数倾倒其中,再重新决堤放水,将大坑冲平、淹没,以此掩人耳目 。后来的史书《明纪》,也一字不易地抄录了这条史料 。
《彭山县志》上对张献忠宝藏的下落则另有说法:张献忠撤离成都时,因为旱路已被清军封阻,他只得改道由水路出川,但船队沿锦江刚行至彭山县江口境内,便遭到当地的地主武装杨展部队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 。张献忠不得已退回成都,许多满载金银的木船则沉没于锦江 。更有人说,张献忠的船只是自焚,杨展的幕僚费密在《荒书》(著于清康熙年间)中也记载:“杨展先锋见贼焚舟 。”张献忠为何自己烧了船只?这无疑为“江口沉银”之说又添了一层神秘面纱 。
民间流传的第三种说法是:张献忠自知兵败,撤离成都前,提前让手下做了许多木筒,将银锭灌藏其中,投入锦江,使其顺水漂流,准备在狭隘处打捞 。可惜途中遭到杨展兵马的埋伏,尚未来得及打捞便兵败如山倒,那些木筒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沉于江底 。
还有一个传说也流传甚广:张献忠兵败成都时,十几艘大船沿江顺流而下,在彭山境内被清军预先埋设的铁链拦住 。押运船只的将士眼看不敌清军围攻,纷纷凿沉船只,登岸而逃 。清军早就知道张献忠有大量金银要从成都运走,以为截获了运宝船队,欣喜若狂,可当他们登上那些尚未完全沉没的大船,却发现其上装载着的全是石块 。这无疑是张献忠使出的障眼法,真正的财宝早就沉于江底 。
无论哪种说法,都指向张献忠将所掠财宝沉于锦江之中,地点就在江口附近 。而这,为后人沿江寻宝留下了无尽的空间 。
300年间寻宝热不断
对于张献忠留下的巨额财富,后人垂涎已久 。从清朝到民国,从朝廷、官员、将领到地方军阀、普通百姓,无不对此津津乐道 。
网络配图
传说中,最早得到张献忠宝藏的人,是杨展 。查证史书可得知,那场发生在江口的战役确有其事,交战双方便是张献忠与杨展,前者大败,后者胜 。基于此,后人猜疑,张献忠江口沉银被杨展所获 。根据费密在《荒书》中的记载,杨展起初并不知道沉船中藏着什么,后来,一个渔民将其打捞上来,数万两金银才尽归杨展所有 。
另一种说法来自清朝沈荀蔚所著史书《蜀难叙略》 。据说,当年张献忠焚舟之时,一位幸存船夫投奔杨展,据实相告,杨展于是针对木筒特点,命部下用长枪在江中打捞,一旦发现木筒,便将其钉住、拖出 。杨展是嘉定人(今四川乐山),在整个四川因战乱饥荒严重之时,唯有嘉定富庶稳定,时人在称赞杨展时也说“蜀为赖之” 。后人因此推测,杨展正是靠着打捞上来的飞来横财,才做到这一点 。
清朝占领四川后自然也不会放过对这笔财富的搜寻 。《彭山县志》记载,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冬,一位捕鱼人在锦江中打捞起一把刀鞘,消息传到总督孙士毅耳中,孙立刻派人赶赴江口,经过数日打捞,终于打捞起万两白银及大量珠宝玉器 。
到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为解决朝廷的财政困难,翰林院编修陈泰初旧事重提,呈请寻找这笔财宝,并说曾亲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捞到遗弃的银子 。捉襟见肘的咸丰皇帝于是命令成都将军裕瑞“悉心访察,设法捞掘,酌量筹办”,最终却一无所获 。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消减人们对财富的追寻和渴望 。民国时期,一位姓杜的清朝遗老因犯案走投无路,受到曾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接济,在杨家一住就是几年 。为报恩,临别前,杜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檀木匣转赠与杨白鹿,并说,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一名石匠偷偷绘制,几经辗转流落杜家,希望杨白鹿能“善为运用” 。此后多年,杨白鹿一直珍藏木匣,从未向任何人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