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清皇帝上朝的事儿有多少被虚构( 二 )


这一改动一直延续到明末 。
清朝没有一早就聚集官员站班议事的制度 , 而是由内阁向皇帝汇报政务 。总的说来 , 不过是让皇帝知道一下而已 , 大权实际上都操在内阁大臣手中 。当时未成年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 , 早起还要上学 , 因此召见或者觐见 , 都安排在皇帝放学之后、午饭之前 。
如果有重大政务 , 则随时召见 , 地点并不固定 , 一般选择就近召见 。康熙成年之后 , 沿袭明制进行"御门听政",冬春季早上六点 , 夏秋季早上五点 , 先在乾清门 , 后来改在太和门听取官员汇报 。这倒是有点儿像是早朝 。像康熙年间着名的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平三藩等重大决策 , 其实都是在"御门听政"中决策的 。康熙、乾隆之后的帝王逐渐疏懒 , 到咸丰年间 , "御门听政"完全废止了 。
网络配图
比如 , 康熙皇帝就喜欢在“畅春园”议政 。康熙二十三年(1684)和二十八年(1689) , 康熙皇帝先后两次南巡 , 其间深为江南山水和园林所感染 , 返京后即命宫廷画师吴人叶洮在明代清华园基址上仿江南园林建造皇家“御园” , 以作“避喧听政”之用 , 这座园林就是后来的“畅春园” 。
畅春园建成以后 , 康熙皇帝很喜欢这座园子 , 为此还专门写有《御制畅春园记》一文 。由于这里“酌泉水而甘” , 实在是养颐的胜地 。所以除了要举行重大庆典外 , 康熙皇帝就经常在畅春园内听政 。
此后 , 每年大部分时间雍正皇帝都在“畅春园”内度过 , 直至去世 。
据后人的详细统计 , 康熙皇帝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二月二十二日 , 首次驻跸畅春园 , 至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病逝于园内寝宫 , 凡三十六年 , 每年都要去畅春园居住和处理朝政 。三十六年间累计居住畅春园257次3800余天 , 年均驻园7次107天 。最短者为29天 , 最长者为202天 。可见畅春园在康熙朝的重要性 。
为了听政之便 , 康熙皇帝便把附近的园林都先后赏赐给他的儿子们居住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康熙四十八年在畅春园的北边 , 修建了“镂云开月”景区 , 并赏赐给皇四子胤祯居住 。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
网络配图
雍正皇帝即位后 , 把圆明园升格为皇家御园 , 雍正对它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将原中轴线往南延伸 , 在南部建成了具备上朝、理政功能的正大光明殿和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 , 用以“避喧听政” , 形成宫廷区的“外朝”部分 , 并与后湖四周帝后嫔妃居住的“内寝”部分共同组成了相对独立的御园宫廷区 , 俨然是皇城大内的缩影 。宫廷区的布局基本按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 , 自南而北形成完整的空间序列 。在雍正园居期间 , 它成为清帝国的政治中心 。这就是雍正所谓的“建设轩墀 , 分列朝署 , 俾侍直诸臣有视事之所 。构殿于园之南 , 御以听政” 。
乾隆皇帝同样喜欢在圆明园办公 , 以1775年为例 , 乾隆留在圆明园的时间共计168天 , 大约占一年当中43.86%的时间 , 其它的时间有105天在紫禁城 , 66天在热河的承德避暑山庄(从8月到10月) , 44天在孔子的故乡曲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