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土图片辨认 五花土( 二 )


而在六安的这座双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种类丰富,有大量的的陶制品和漆器,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陶鼎,是已经出土的其他战国时期陶鼎的两三倍大,这样的大型陶皿在皖西地区还是第一次 。
此外,考古小队还发现了5块铜镜,其中有一块直径27厘米的青铜镜,背后铸有6个变形的“山”字和精美的图案 。
这种山字纹镜是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铜镜类别之一,六安双墓中出土的铜镜有4块都是山字纹 。
六“山”镜纹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纹饰布局和手法都体现了浓厚的楚国人的审美高度,这进一步印证之前对此类铜镜的一贯判断,也帮助考古专家确定这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古墓 。
确定了古墓时代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随后需要确定的,就是墓主人的身份了 。
在将外藏室的积水排空后,由于m566规模相对较小,于是考古小队就先从m 566开始入手,先后开启两口棺椁 。
让考古小队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先打开的m566棺椁中的遗骨颜色发黑,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该棺材的主人是中毒而亡 。而后打开的m585棺椁中,墓主人的遗骨颜色相对正常,但他的头颅却不翼而飞 。
考古小队再三确认,这口棺椁之前密封完好,没有盗墓的痕迹 。难道说,当年墓主人在下葬的时候,遗体就缺少头颅吗?
怀着疑问,考古队员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 。
他们发现,m566中的墓主人年纪大概在35岁,遗骨的盆骨短而宽阔,锁骨和肢体骨骼比较纤细,显然是一位女性,那四面山字纹的铜镜就是她的陪葬品 。

五花土图片辨认  五花土

文章插图
m585中缺少头颅的骸骨则显然是位男性,大概在35岁到39岁之间,遗骨拼接起来后显得十分高大 。两位墓主人一男一女,年龄也比较接近,墓中陪葬品又多是成对出现的,看来这处双墓应该就是夫妻合葬墓了 。
而在墓室中,考古专家总共发现了10个仿铜陶鼎 。这样的仿铜陶鼎在战国年间非常流行,但是10个陶鼎与当时的礼制严重不符合,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诸侯都只能用七鼎 。
不过考虑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那么这里的10个鼎大概就是男女墓主人一人五个,也就是说对照的是战国时士大夫的规格 。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考古小队还在墓中发现了装有动物骨骼和汤水的陶罐 。墓葬保存完好,这些“骨头汤”肯定不是后来跑进来的动物,也就是说这些陶罐是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 。
饶是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也一时想不清楚这些陶罐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是某种祭祀仪式吗?
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动物骨骼属于牛和猪,那些汤水也并非“骨头汤” 。
大概是在两位墓主人下葬时,主持葬礼的人下令宰了一头牛和猪作为祭祀,然后再将它们分割开,分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与墓主人一起埋进了墓葬中 。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罐子里的动物肉和内脏都腐烂消失,同时因为当地土壤潮湿,积水慢慢填满了罐子,这就形成了千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罐中“骨头汤”了 。
而在男墓主人内棺上,考古小队还发现了盖在上面的一层纺织品,考古专家估计这就是经常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 “荒帷”,也就是 棺罩,这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的一种模仿,在两周时期尤为流行 。
只不过这种纺织品很难保存下来,因此在以前的考古中,考古专家很少见到这样完整的荒帷 。
经过仔细的清洗修复,原本破败暗沉的荒帷渐渐展现出了它原本的模样,上面的菱形图案还依稀可见,彰显着墓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地位,此物也成为了这次发掘中 举世罕见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