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哪些特点,汉字有哪些主要特点( 五 )


第三 ,  汉字有较强的超时空性 。汉字的超时空性 ,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较强 , 二是具有沟通方言的特殊作用 。汉字的超时代性 , 就是古今可通 , 上千年前的文献中的汉字 , 今天我们照样认识 , 其中看不懂的 , 不是汉字本身 , 而是古今语素意义的变化 。虽然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 但是由于古今汉字结构方式、结构体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同语言中的基本单位的对应关系相同 , 即都是记录语素(在古代同时又是词) , 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 所以就具有了通贯古今的特殊作用了 。比如我国历史上宋、元、明、清时代的小说 , 我们今天阅读起来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困难 , 而同时代的用拼音文字记录的文献 , 今天一般人就很难看懂了 , 只有专家才能看懂 , 因为拼音文字要随词语读音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拼写(当然不是绝对一致 , 比如英语单词know中的k今天就不发音了 , 但拼写没有调整) 。
汉字的超空间的特性 , 就是具有特殊的沟通方言的作用 。汉语方言杂 , 有七大方言 , 如果细分 , 方言更多 , 而且各方言间的差别特别大 。口头上 , 不同方言区的人根本不能进行交谈 , 如果谈话 , 就好像是在同外国人说话 , 互相不知所云 , 除非用双方共通的中介语(如普通话) , 否则就不能进行沟通 。可是书面上用汉字笔谈 , 就出现了非常奇妙的情况:无论你是上海人、广东人 , 还是湖南人、福建人 , 互相之间毫无障碍 。假如没有汉字 , 不同方言间的交往怎样进行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当然 , 汉字的这种沟通方言的作用 , 根本之处在于汉字记录的是汉语 , 虽然汉语方言众多 , 但各个方言的语法结构特点(词的特点、句子的特点)是一致的 , 语素意义差别小 , 不然 , 同样也是看不懂的 。用汉字记录的日语 , 虽然每个字都认识 , 但是却不能看懂其内容 , 有人夸张地说学习日语的人往往“笑着进去 , 哭着出来” , 就是这个道理 , 而学习汉语方言 , 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
第四 ,  汉字字数繁多 , 结构杂 , 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 。在共时的平面上 , 一种语言的语素有几千个 , 如果语素和文字大体上是一个对一个 , 那么语素文字的字数也要有几千个 。汉字有繁体和异体 , 因此数量会更多 。从形式上说 , 文字都是由线条构成的 , 汉字的线条构成笔画 , 笔画构成部件 , 部件再组合为单字 。笔画和部件的种类都很多 , 笔画的组合方式和部件的组合方式也很多 , 所以我们说汉字的结构杂 。除此之外 , 作为文字最好能够做到见字知音 , 而汉字恰恰缺少完备的表音系统 , 做不到这一点 。
第五 ,  汉字用语机械处理和信息处理比较困难 。这一点主要是有汉字是语素文字 , 字数繁多造成的 。
第六 ,  汉字用于国际文化交流比较困难 。首先是因为汉字结构杂 , 其次是汉字是不表音的 , 不便于学习使用 , 而拉丁字母在国际上使用非常广泛 , 可以说是国际化的文字 , 比较而言 , 汉字就显得十分孤独 , 虽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 , 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汉字 , 甚至研究汉字 , 但那和汉字的国际化是两回事 。所以有人说汉字是国际性的文字 , 说21世纪是汉字的时代 , 从热爱汉字 , 热爱汉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 , 是可以理解的 , 但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看 , 汉字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是有其局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