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字草书 后字繁体( 二 )


3、后怕[hòu pà]
事后感到害怕:想起那次海上遇到的风暴 , 还有些~ 。
4、后来[hòu lái]
后来”跟“以后”的分别 。
5、幕后[mù hòu]
舞台帐幕的后面 。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操纵 。退居~ 。

后字草书  后字繁体

文章插图
后字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後
拼音:hòu
部首:口
释义:
1、方位词 。在背面的(指空间 , 跟“前”相对):后门 。村前村后 。
2、方位词 。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 , 跟“前、先”相对):后天 。日后 。后辈 。先来后到 。
3、方位词 。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后排 。后十五名 。
4、后代的人 , 指子孙等:无后 。
5、君主的妻子:皇后 。后妃 。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后 。
7、姓 。
相关组词:幕后、后面、后果、后跟、后怕、太后、落后、后方、后门、以后、而后、尔后、之后
笔画顺序:
扩展资料
后的组词释义:
1、幕后 [mù hòu] 舞台帐幕的后面 。多比喻背着人暗中活动的地方 。
2、后面 [hòu miàn] 空间或位置靠后的部分 。
3、后果 [hòu guǒ] 最后的结果(多用在坏的方面) 。
4、后跟 [hòu gēn] 鞋或袜子挨近脚跟的部分 。
5、后怕 [hòu pà] 事后感到害怕 。
6、太后 [tài hòu] 古代对帝、王之母的称呼 。
7、落后 [luò hòu] 在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 。
8、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 。后面;后头 。
9、后门 [hòu mén] 房子、院子等后面的门 。
10、以后 [yǐ hòu] 方位词 。现在或所说某时之后的时期 。
11、而后 [ér hòu] 副词 。然后 。
12、尔后 [ěr hòu] 从此以后 。
13、之后 [zhī hòu] 单独用在句子开头 , 表示在上文所说的事情以后 。
后字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后字的繁体字见下图:
繁体字 , 也称繁体中文 。
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 , 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 。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 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
《简化字总表》实收2274个简化字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 , 简体字来源包括俗字、古字、草书等 , 也包括合并汉字 , 比如"后面"的"后"和"皇后"的"后" , 在繁体字中本来是两个字 , 而为了省略笔画 , 就统一用笔画少的"后"替代了 。
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港/澳/台/地区 , 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 , 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
2001年1月《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 , 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 , 也明确繁体字的范围 。2013年6月5日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 , 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 , 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 , 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 。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 , 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 , 则属于传承字范畴 。但在某些时候 , 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笼统地称为"繁体字"或"繁体中文";我国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未被简化的传承字)会被笼统地称为"简体字"或"简体中文" , 不过其实此系统和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用字系统的差异除了简繁汉字本身的分别外 , 也有很大部份源于不同的异体字选择和字形的分别 , 故"简体中文"的笔划不一定较少;有的笔划还比前者多 , 比如"强"字 。受书写习惯的影响 , 台/湾也出现了部分汉字的合并现象 , 但被替代字仍可作为异体使用 , 且只是该字的某一字项被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