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议的影响:明朝经济政治不比从前( 二 )


大礼议结束后,影响了政策改革,使一些新科进士主持朝廷政务,世宗对嘉靖朝的政治经济开始变革,虽然变革不是不行,但是这对后期的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其中最坏的就是大兴土木工程耗费人财,这让经济本来就不景气的财政雪上加霜 。于是,后期又修建了大批宗庙应付财政危机 。朝廷想出很多办法,但这办法的来源最终都是归结于老百姓,纳粮,收税,受苦的终究是老百姓们 。另外,朝廷动荡,内里纷争不断,朝臣之间党同伐异,这使君臣关系恶化 。内阁权重,但只是辅助,为争首辅受尽排陷,阁臣争斗谄谀之风盛行 。朝廷上下都是巴结奉承世宗,想获得世宗的信赖,从而可以为所欲为的做一些贪污腐败之事 。
总而言之,大礼仪之争对于明代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政治和经济不比从前,改革也较失败 。
大礼议评价
大礼议指的是在1952年的时候,明朝朝堂上因为皇统方面的问题而引发的争论和矛盾 。这次的事件主要是因为藩王成为皇帝之后,为了是否改变他的父母等问题而引起 。当时明世宗刚刚登上王位,那个时候皇帝世宗和一些老臣们因为谁才可以成为世宗名义上的父王,以及他亲生父亲的封号问题发生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内阁的首辅希望他可以更改父母,可是新科进士却支持世宗坚持原来的生父生母,最终这件事还是让世宗等人赢得了胜利,那么人们对大礼议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明朝大礼议图片
关于人们对大礼议的评价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个方面 。首先史书上曾经记载过人们认为张璁对礼学方面一直深有研究,而且也表现的十分出众,他在大礼议的过程中所发表的意见可以说是真知灼见,并不是为了奉承皇帝而阿谀奉承 。当时很多大臣都和内阁首辅意见一样,认为世宗应该改认父母,可是张璁却始终坚定的站在世宗这一边,尽管曾经出现过不得已的妥协,可是最终张璁还是陪伴着世宗取得了胜利 。
另外人们在评价大礼议的时候还认为这次关于皇帝父母的问题,和之前汉哀帝等人的储君问题不同,本来按照人伦顺序并且奉承祖上的训导才出现兄长去世后弟弟继承王位的事件,所以说既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就一定会出现继嗣,而内阁大臣等人认为这种情况就不能认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的说法是行不通的 。


【大礼议的影响:明朝经济政治不比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