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的故事传说150字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三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传说150字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文章插图
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
六、恶日说
有些学者认为端午是“恶日”的观念较为古久 。《夏小正》 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大戴礼》 中写道 “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 。
农历五月五日所生的孩子也被看作是不祥之兆,多被父母遗弃不养 。孟尝君 在五月五日出生 。其父认为“五月子者, 长于户齐, 将不利其父母 。”东晋大将王镇恶 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 。可见从很早起,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是恶月,重五之日更是恶日 。这样,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关于端午节跟屈原之间的故事,就不得提到一件事,那就是屈原因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这个节日 。至于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这个说法,最早起源于南朝梁人吴均写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跟宗檩写的的《荆楚岁时记》当中 。
《续齐谐记》关于屈原记载
屈原以五月五月投泪罗水,而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简贮米,投水以祭之 。
汉建武中,长沙区曲,白日忽见一士人,白云三闾大夫,谓曲日:“闻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年所遗,恒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曲依其言 。今世人五月五月作粽,并带楝叶及五色丝,皆泪罗水之遗风 。
《荆楚岁时记》关于屈原记载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舟舸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 。”
楚国大夫屈原
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作为皇室子弟自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算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 。少年时期就开始崭露头角,因此备受楚怀王信任,曾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务,掌管过内政外交大事,是联齐抗秦的主力军 。
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侵犯了楚国贵族的利益,遭到不少贵族的排挤诽谤,最后落得一个被三次流放的下场 。被流放三次报国无门的屈原,在得知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瞬间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在5曰5号当天自沉于汨罗江 。
端午节祭拜
当楚国人得知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后,不少人都过来打捞他的尸体,但最后都没有捞到 。大家担心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就直接用竹筒装米扔进水里,既起到防止鱼虾破坏他身体的作用,也能起到祭奠他的效果 。因为屈原死于忠君爱国,所以才会在死后受到荆楚地区那么多人的怀念,这才有了自发为他立祠祭祀的想法跟行为 。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据说几百年后,有人祭拜屈原的时候有一人出现在江边,告诉他大家这些年送来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吃了 。如果有什么东西要送,直接在送的东西外面塞些楝树叶,再用五彩线缠上就可以了 。因为这两样东西就是蛟龙最害怕,至于这个东西就是后来的粽子 。
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且每说到端午节,我们都会想起屈原,那么端午节屈原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屈原的故事简短_端午节屈原的故事传说,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