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喝了农药会怎么样?( 三 )


二、关于黄河下游改道问题

一个人如果喝了农药会怎么样?

文章插图
河道稳定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前提,也是实施治黄策略的先决条件 。伴随着洪水泛滥下游发生改道的可能性,是谋求长治久安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比较乐观和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河道还可以维持几十年时间,如果考虑到中游水库的拦淤调控运用,尤其是进行科学的调水调沙实践,现行河道稳定百年似乎是可能的 。人民治黄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战胜1958年和1982年实测大洪水的成功实践和目前较完备的工程体系,以及可依赖的国家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发展,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下游河道可以维持百年稳定的观点是成立的 。考虑到黄河下游河道“悬河”善徙、上宽下窄以及比降和输沙能力不平衡等河道变迁自然因素,短时期内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加之滩区人类活动等因素,现行河道维持百年稳定无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 。而脆弱的百年稳定与长治久安也未必是同一层次的问题 。
对黄河下游改道问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有一点应当是共识:即黄河下游改道指的是下游河道某一基点开始,长时间较为稳定的流路变迁,并对相关区域的地理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由此我们想到河口三角洲的流路问题,它是针对黄河入海问题而提出的 。黄河与其他入海河流不同,多沙特性决定了河道在三角洲地区因淤积抬高周期性地变化频繁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和河道长度在增加,河道变化的起点也极可能上延 。河口抬高是河道变迁的主要诱因之一,河口地区的河道演变是整个下游河道变化的反射,并对下游河道整体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长时期或历史地看,黄河河口地区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 。这与目前本地区的环境、资源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的矛盾,决定了黄河河口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流路概念所能容纳了的 。对河口的治理,不能只从河口流路这一专业层面去认识 。若把河口流路问题上升为下游改道层次加以认识,由此得出黄河下游潜在着较大改道可能性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 。对黄河下游改道可能性的分析,令我们至少应增强治黄的紧迫感,并表现出更大的能动性 。
三、关于黄河泥沙问题
黄河为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问题 。异常的泥沙含量和淤积、冲蚀,不仅给防洪带来极大的困难,大大加重了洪水灾害后果,长期的河道淤积又构成了下游改道的可能性 。同时也给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许多问题 。目前黄河泥沙的处理主要的还是依靠河水(主要是洪水)携沙入海,这显然是以浪费大量可贵的水资源为代价的 。已付诸实施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包括水库拦沙、放淤改土、淤筑堤背和挖沙疏浚等,只能是延缓泥沙的河道淤积 。泥沙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或控制,长治久安也就无从谈起 。
【一个人如果喝了农药会怎么样?】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恢宏而艰巨的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工程,因其直接减少泥沙入黄而成为治黄体系中的治本部分,受到现代治黄的高度重视 。水土保持的工程、生物和农业等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但工程措施有着更直接现实的、基础性的意义 。遍布黄土高原的大小水库和坝系等,不仅直接拦蓄泥沙、改变微观地貌,而且直接改善微观生态环境,保证生物和农业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强烈的重力侵蚀状态下,非工程措施显得更为苍白无力;粗沙多沙来源区因人口和环境因素,水土保持治理更有赖于工程措施 。可见无论是从国土整治生态建设出发,还是从水土保持减少入黄泥沙来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应是第一位的 。这并不否认生物等措施的最终根本性的作用和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效益对水土保持的反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特别是我国进入WTO后农业的变化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应进行专题研究 。尽管水土保持工作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入黄泥沙也有明显的减少,然而水土保持巨大的经济和科技投入,特别是缓慢的时效性、复杂的历史社会、人文背景因素,不能不令人感受到黄河问题的复杂与深沉 。黄河不可能变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开始于地质时期,黄河演变的背后是自然的演变过程;黄河不需要变清,通过水土保持配合水沙调节实现有效的控制,对黄河而言也许就是治本的唯一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