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为什么没被盗?秦始皇帝陵暗藏什么玄机( 三 )


当他得势以后果然采取了报复的措施,一次就活埋了20余万秦军投降的士兵 。当他统率大军入关中并杀掉秦王子婴后,便把秦始皇陵也作为发泄仇恨的目标,把秦陵豪华的地面建筑焚烧殆尽 。班固的《汉书》还记述了项羽率兵30万人运载地宫内的珍宝奇物,竟30日没有运完 。许多专家认为班固的记载有夸大的地方,在他之前的司马迁并没有对项羽掘始皇冢有过多的记载,因为有可能在司马迁看来,项羽掘始皇冢的各种说法不可信 。
而从事实来看也确实如此,陵墓地宫构造复杂,警戒严密,处于乱世之中的项羽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兵卒盗掘地宫 。而且地宫的防盗措施如此严密 。而在班固、郦道元的记述中,却对盗墓时盗墓贼是否受暗箭射杀、是否中水银毒这类引人入胜的情节只字不提,看来他们也只是以讹传讹了 。
近年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园的钻探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看法,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上的封土没有发现局部下沉的迹象,夯土层也没有较大的变动 。目前在整个封土上仅发现两个直径不足1米、深不过9米的小盗洞,况且这两个盗洞又远离地宫 。如果当年项羽以30万兵卒挖掘地宫,牧羊儿火烧棺椁,怎么还会保持成今天这般模样?而且历代王朝对秦始皇陵都倍加守护,如果都被盗空了,还有守护的必要吗?
如果秦始皇陵地宫未被盗掘的观点成立,那么地宫中的一切将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又一笔宝贵财富 。你一定会问,如此丰富的珍宝为什么不把它们发掘出来呢?
让来揭秘吧告诉大家,因为现代的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能使所有的文物达到最佳的保护状态,在某种情况下,深埋在地下就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秦始皇陵埋藏着太多的秘密,有些秘密是可以通过不断地研究来解开的,有些秘密只有随着地宫的打开而迎刃而解,这也正是秦陵的神秘所在 。
拓展阅读:
秦始皇陵发现地下“军备库” 揭秘秦始皇陵神秘机关暗器
采访人员日前从陕西有关方面获悉,秦始皇帝陵考古又有新发现,即考古专家对编号为K9801、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进行试掘时,发现有大量密集叠压、用扁铜丝连缀的石质铠甲和石胄,由此推断这可能是一座大型“军备库” 。
据专家介绍,K98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距离现在的封土约200米,平面为长方形,主体部分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南北两边的东西端各有一条斜坡门道 。该坑总面积约有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帝陵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 。在本次试掘中已出土石质铠甲约87领,石胄约43顶 。
在这个规模庞大的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再综合二号坑曾经出土过的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初步判断这个陪葬坑应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
出土的石质头盔和铠甲的设计,不仅注重外观的美,更注重实战的需要 。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 。这一别具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太多限制 。
据了解,我国古代甲胄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以皮革为原材料 。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甲片根据人体的不同部位设计成不同的形状,每片甲片都有方形或圆形的小孔,并用扁铜丝连缀在一起 。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抹棱修饰甲片,未被叠压的角有抹角,这使甲片的叠压更加互相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