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大赦与特赦有何不同( 二 )


网络配图

三、祭祀 。
祭祀是国家的重大活动 。强者为王的时代,政权的合法性在我国古代无法通过严谨的理论和严密的程序所论证,只能利用人们对上天的敬畏通过各种仪式来强化自己的神性 。祭祀又可分为享祭明堂(明堂为古代帝王建造的用于朝会大臣、发布政令、大享祭天的场所)、封禅、郊祀等 。汉武帝去了泰山封禅6次(怎一个劳民伤财、好大喜功了得),有3次大赦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在南郊祭祀的时候,就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在元代,大赦则很少作为国家祭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现,这体现了蒙古统治下国家祭祀制度的变迁 。
四、打胜仗或者其他关于敌我力量对比的大事发生 。
王朝的战争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种情况,施行大赦是庆祝对内平定叛乱和对外战事胜利的主要措施之一 。当然,此时的大赦除了有庆贺之意外,还有安定社会、安抚民心的作用,避免百姓以讹传讹 。汉代一共施行过五次大赦,其中有一次的原因是捉拿到了韩信,有一次是因为卫青大破匈奴 。唐朝睿宗李旦在位时期,徐敬业发起的叛乱被平定之后,皇帝就颁布了大赦令 。宋真宗时期与契丹订立合约,大赦天下 。
五、改年号、尊号 。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时期才开始使用,并在皇帝在位时期可以更改,明清时期自朱元璋算起除明英宗(两次登基)和皇太极(国号由后金改为清而换了年号)两个之外都是一帝一年号 。更改年号的原因很多,比如新皇登基、纪念某件大事或者是皇帝自以为是大事的事 。76岁的武则天吃了耗巨资研制出的长生药之后长出了新眉毛,于是改年号为“久视”;皇帝、皇后、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号被称为尊号 。武则天就非常重视尊号,字数越来越多,用词也越来越夸张,而每改变一次尊号都要大赦天下 。
网络配图

六、非正常的自然现象(灾异或祥瑞)发生 。
中国文化对天、地、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认为天能干预人事、预示灾祥,人也能感应上天 。汉代的祥瑞主要有生芝九茎、神光显现、凤凰临集、甘露下降等 。而唐代除了凤凰降临之外,还有发现宝石、巨人足迹等 。武则天急于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是天命所归,底下人自然投其所好 。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对于许多自然现象理解不了,于是像彗星出现、日食等天象的变化也会引起统治者大赦天下 。东汉光武帝就多次因日食而大赦天下 。若有地震、水旱灾害、蝗灾、山崩等灾害,统治者也会推行大赦 。
另外,像皇帝视察(出巡)、搬家(徙宫)、宫殿竣工乃至天下大乱等也可能推行大赦 。综上所述,历史上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有大赦呢?一句话可以概括:统治者认为有大事发生的时刻就可以大赦天下 。
大赦天下是一件大事,所以要遇见适当的时间、事件才可以颁布 。所以历来皇帝立后、过寿等这样的大日子才会发生 。所以皇帝做事情也是有讲究的,大赦天下也是很难遇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