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枣树凤凰啦怎么办( 六 )


烂果病的主要症状如下: ①枣软腐病 枣软腐病属于接合菌亚门的分枝根霉菌,菌丝发达且有分枝,分布于果实的内外,有匍匐丝和假根 。孢囊梗从匍匐丝上产生,与假根深蒂固对生,在顶端产生孢子囊 。孢子囊呈球形,里边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壁易破裂 。孢子呈球形或近球形,表面有饰纹 。果实受害后,果肉发软、变褐,有霉酸味 。病果上先长出白色丝状物,随后又在白色丝状物上长出许多小黑点,这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囊 。②枣红粉病 枣红粉病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红粉聚端孢霉菌,分生孢子梗直立、自顶端单个的向下陆续形成,聚集成团 。孢子为双孢、无色、鞋底形,长12~18×8~10微米 。受害枣果上有粉红色的霉层,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粒线体的聚集物,果肉腐烂,有霉酸味 。③枣曲霉病 枣曲霉病属于半知菌亚门的黑曲霉,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膨大,长出放射状排列的小梗,小梗分两层、顶端串生球形,颜色为褐色的分生孢子,直径2.5~4微米 。受害果实在表面生有褐色或黑色的大头针状物,这是曲霉菌的孢子穗,腐烂的果实有霉酸味 。④枣木霉病 枣木霉病也属半知菌亚门的绿木霉属,分生孢子的梗有隔膜,对生分枝,顶端着生分生胞子团,有孢子4~12个,孢子无色、呈球形或卵形,长2.8~4.5微米、宽2.2~3.9微米 。
枣果受害后、病果组织变褐、变软,果面生有深绿色的霉状 物 。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团 。⑤枣青霉病 枣青霉病属半知菌的亚门的青霉菌,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1至多次分枝成扫帚状,分枝长出瓶状的小梗 ,顶端着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孢子近球形 。枣果受害后、病果变软,果肉变褐,味苦,果面生有一层灰绿色的霉层,这是分生孢子串的聚集物 。边缘白色,是菌丝层 。另外,对轮纹烂果病的病原尚未确定,待进一步鉴定 。枣烂果病的各种病菌孢子广泛分布在空气、土壤及枣树的各个部位,当果实有创伤、虫咬、碰伤及采摘果柄附近采收时伤、装运时挤伤等多种情况局部受伤时,病菌孢子就会立即从伤口侵入 。影响轮纹病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降雨和环境温度,病菌借风力、雨水传播,病菌可以从幼果期开始传播,潜伏期很长、到枣果近成熟时才发病 。枣果采收后,由于果实内的水分较高,若不能及时通风、凉晒,或遭遇阴雨天,极易发生各种病害而导致烂枣;在枣果的贮藏、保鲜期间库内温度、湿度及空气的成分比例不当,枣果霉烂的机率更大 。(二)防治枣烂果病的主要技术措施 枣果的各种烂果病,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防治: 1、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 对轮纹烂果病的预防,第一要加强综合管理,增强树势,从根本上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
第二,在幼果期和枣膨大期,喷布50%的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800倍液,每10天喷施1次,共喷2~3次 。第三,发病后要及时摘除病果,集中深埋,以便有效地减少该病再侵染的机会 。贮藏前的预防同其他病害一起防治 。2、贮藏前后病害的防治 对贮藏前后各种病害的防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果实采收时尽量防止损伤,减少病原菌侵入的机会。②贮存前应尽量剔除伤果、虫果和病果,贮存时要置于干燥通风、低温处,防止潮湿 。③入库前对全库及装枣用的容器等一并进行消毒,常用的方法是,用1%左右的福尔马林或新洁尔灭对全库和库外周围环境进行喷洒 。也可以用4%漂白粉溶液或直接用高锰酸钾、甲醛气雾消毒,防止周围环境上述各种病菌的感染 。④对于入库的枣果可以提前用硫黄对果品进行熏蒸消毒 。常用的方法是每立方米空间用硫黄4~5克,在库房内用火点然后(使其产生二**硫烟雾)关闭冷库、密封 。无论对库内消毒、还是对冬枣消毒,也不管用那种消毒方法消毒,消毒后必须密闭冷库、时间在24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消毒灭菌的效果 。七、黄叶病 (一)发和发生原因及症状 枣树在生长季节中,由于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或者因土壤内的某些微量元素不能被枣树有效地吸收,植株就表现出某些发育不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