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批太监究竟何去何从?可能就在你身边( 二 )


“中关村”——原太监的绝户坟
寺院庙庵:年老无依太监的归宿
从中关村这个例子可知,太监们年老之后只有相互依靠彼此取暖,那么何人何地能够收容那些并没有聚下足够资财且年老无依的出宫太监呢?
当年没有养老机构,也没有收容院,有的只是寺院 。在明、清及民国,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寺院庙庵有几千个,凡是修佛、道或其他民间鬼神的太监均可以投靠适当的场所 。佛、道宣扬的众生平等且修好来世的思想,正好契合了太监们开脱自己悲惨命运的本愿 。他们幼年时身体即遭到阉割,生活在非正常的环境里,被世人甚至自己所不耻,会产生异于常人的心理,因此急需心灵上有所寄托 。
在精神信仰上,他们大多相信因果报应 。譬如他们理解道教的某些教义,像白云观有“燕(阉)九节”(在正月十九日)的传说,是说修行高深的道士“全真道人邱元清,以是日就阉” 。这种狂热宗教主义似乎认为阉割就如同削发出家修行一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契合了太监们开脱自己今生由来的心态,以此获得心理平衡 。
清朝人龚景翰在《游大慧寺记》中写道:
余客居京师无事,间从友人薄游京城之外,而环城之四野,往往有佛寺,宏阔壮丽,奇伟不可胜计 。询之,皆阉人之葬地出 。阉人既卜葬开此,乃更创立大寺于其旁,使浮屠者居之,以为其守冢之人 。而其内又必请于中朝之贵人,自公辅以上有名当世者为文,而刻石以记之 。
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的寺院是与太监们的供养有关的 。它们一方面收纳信众供养以助香火,另一方面也是太监们为年老退休之后寻到一方归隐养老之所便长期积累资粮的地方 。乾隆年间,太监组织的养老组织“养老义会”出现,这是一种旨在以太监共同筹资的方式运作寺院的养老机制 。太监尚有劳动能力的时候每月给特定的寺院提供一定的供奉,待年老体衰时即可由该寺院接纳为其养老送终 。
乾隆二十六年(1761)竖立在万寿兴隆寺的万寿兴隆寺养老义会碑的碑文详细地介绍了养老义会的缘起及功用:
空门设教,以清净寂灭为宗,慈悲方便为本 。虽无裨于世事,可以饮甘露而得清凉 。故薄世味、思高举者,乐就之劫 。因行僧宽素与内监官宦接交,每见老景衰病之秋,其困苦颠连而无所告 。今有同志乐善者,愿与行僧结一善缘,就依本寺,建立养老义会 。每人各出三十金,交纳常住,以作功德事 。用其养老送死之规,自有条约,然入此会须要僧俗一体,彼此相谅,后来者继续乐善不患无人,而此举者自不朽矣 。
清末太监信修明在遗著《老太监的回忆》中云:“余创立恩济慈保古会于此(即万寿兴隆寺),救济失业太监 。”信修明所言与上述碑文所记大意相当,但信修明所做的事业是在离皇城更远的一些偏僻庙宇,较之万寿兴隆寺,他免费接纳更为下层的太监,更为民间化,更有普度众生(众太监)的善念 。
那些以接收太监闻名的寺院
据我了解,清末民初,北京有几个寺院是以接收退休太监闻名的,其中首推万寿兴隆寺 。这座寺院今天依旧保存良好,为一家单位使用,坐落于皇城之侧的北长街39号 。这座寺院比较早地建立过养老义会,收留的基本是一些相对有些收入的中上层太监,算是比较高级的太监养老寺院 。
另一类寺院是比较有地位有财力的太监出资购地兴建的,包括购买寺院附近的土地,以出租土地房屋的收益维持寺院生计,代表人物如李莲英、刘诚印、崔玉贵等大太监 。
还有某些有文化修养且懂管理的太监如信修明,他们资助的代表性寺院如白云观、立马关帝庙、褒忠护国祠等 。这一类寺院基本是免费接收孤苦无依的离宫太监 。其中最慷慨大方的善人是刘诚印,他参与资助或者主办的寺庙有三十余座 。因为他是道教徒,又是地位仅次于李莲英的大太监总管,所以对于清末太监大批皈依道教起了很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