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征战!秦国究竟靠什么实现称霸天下目标( 二 )


公元前270年,李冰率数万民工,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 。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 。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 。
在这时,李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坐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戛然而止 。怎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决定开山辟水路 。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 。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钢钎和石锤旷日持久地凿打,凿开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睫 。
直至今日,我们都不得不佩服李冰那超人的智慧,他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民工们先在尖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瓢瓢泼向滚烫的石面 。经过热胀冷缩,岩石崩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 。这一来,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
历经八年的施工,虎头岩的山体,终于分出了一条宽20米的水路 。工程的关键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 。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 。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 。
公元前256年,历时14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 。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又有十万秦国人,陆续从北方迁往蜀地,与当地居民共同开垦广阔的平原 。囤积的粮食使蜀郡成为当时天下最大的粮仓 。从此,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成为秦国重要的后勤基地,同时,也是用来遏制它的强敌──楚国的桥头堡垒 。
都江堰为秦的统一雄心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在都江堰之后,秦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 。但是,秦国的决策者仍然不满足 。
在都江堰工程完工十年之后,秦王嬴政开始执掌秦国大权 。此刻,都江堰灌溉出的天府之国,不仅为秦国库增添了巨额财富,而且也牢牢控制住强敌楚国,秦国最大的战略威胁也已解除 。这时,嬴政雄心万丈,决定一统天下,而在他的战略计划中,秦军将首先攻陷近邻韩国,而后直指东方,再灭掉其余六国 。
根据史书记载,韩国从公元前403年立国到公元前246年的郑国渠修建,一共受到秦国较大的进攻就有19次 。韩国就像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被一块块蚕食着 。
公元前262年,秦攻韩的重镇野王,试图切断太行山上党通往新郑的道路,迫使韩投降 。结果韩把上党献给赵国,引发了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秦将白起活埋 。
11年后,秦国夺取了拱卫韩国都城新郑的重镇成皋、荥阳,韩国已经处于灭亡边缘 。
【不断的征战!秦国究竟靠什么实现称霸天下目标】面对强敌,即将亡国的韩惠王,这次又想出了一个怪招:他派出了一个叫郑国的间谍,他的身份是水利工程师,要执行的任务是“疲秦之计”,就是要在秦国发动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使秦国的所有劳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让秦国无兵可征 。
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尽管都江堰带来了大量的粮食,但是,在自己的地盘──关中平原,农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这个瓶颈,就是干旱,所以,必须再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将关中平原打造成秦国的第二个天府之地 。
就今天的立场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吕不韦很可能知道郑国的间谍身份 。因为吕不韦在治国方面具有博大渊深的经济民生思想,为了秦国的强大,他有可能是将计就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