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朝的皇帝为何会大兴所谓满汉全席?( 五 )


满汉全席 , 就是这样自宫廷流入民间的 。它在扬州 , 顺利地完成了由权力到财富的“软着陆” 。要知道 , 它一开始 , 尚是一种不平等的筵席 。对汉人 , 只限于二品以上官员享用 。扬州的商人 , 靠原始积累的金钱 , 逐渐争取到这种资格 。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所记满汉全席菜谱 , 最初是乾隆巡幸扬州时地方官准备的接驾筵的档次 , 后来终于也“世俗化”了 。正如“御膳”演变成“仿膳” , 扬州人有钱了 , 也就充满好奇心:想尝尝皇帝吃过些什么 。扬州版的满汉全席(盗版?)其实是虚荣心的盛宴 。
扬州在当时绝对是一座虚荣心很重的城市 。即使饮食方面也会赶潮流的 。况且它也具备赶潮流的雄厚资本 。我相信在扬州之后 , 才陆续有了川式的、广式的、鄂式的满汉全席(基本上都流行于晚清至民国年间) 。而《扬州画舫录》里所记载的 , 据称是见诸史料中最早的满汉全席菜单 , 该书还注明这种大席系“上买卖街前后寺观”的“大厨房”所制 , 专“备六司百官”食用 。可见尚属于特权阶级 。扬州想方设法使所谓的特权变成了商品 。扬州人的商业头脑可谓无所不用 。他们毕竟不是饱食终日之辈 。
扬州的满汉全席 , 肯定经过改良的 。是淮扬风味与宫廷菜的结合 , 是细腻、恬淡与粗犷、华贵的结合 , 婉约派与豪放派(“杨柳岸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的结合 。这份南北兼顾的菜单里 , 既有鱼肚煨火腿、鲜蛏萝卜丝羹、鱼翅螃蟹羹、鲨鱼皮鸡汁羹、鲍鱼烩珍珠菜、糟蒸鲥鱼、鸡笋粥、淡菜虾子汤、甲鱼肉片子汤等鲜美精致的菜肴 , 也不乏白煮猪羊肉、油炸猪羊肉、炙烤猪羊肉以及猪杂什、羊杂什等游牧民族风格的简易食品 , 真正是“双重性格” 。我甚至从中发现了挂炉走油鸭 。估计是全聚德烤鸭的前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