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二 )


王氏除了王导之外,还有一个亲兄弟王敦,和王导忠心地为晋国效力不同,王敦很有一番野心,他在外掌管军队大权,渐渐地对司马睿产生不满情绪,双方矛盾日益加深,最后王敦终于起兵进犯京师建康 。
王敦起兵之后,便有人劝司马睿灭了琅琊王氏一族,当时王导还在京师,他对王敦的做法并不是很赞同,此时出了这种事,他便急匆匆地跑到宫门外向司马睿请罪,说自己和王敦没有联系,反叛的是王敦,王氏一族是始终向着他的 。此时的司马睿还在观望,并没有马上做出回应,就这样,王导每天带着一帮族人在带宫外跪着,以表忠心 。
某日,周伯仁要进宫见司马睿,周伯仁也出身世家大族,他为人耿直,在当时很有名望,王导见他从自己身边走过,便急忙呼喊,要让他替自己在司马睿面前多提一下自己 。周伯仁是个典型的面冷心善,他直接无视王导,看似无情,但在宫中见到司马睿时,却极力为王导开脱, 说王导和王敦不一样,绝不可能背叛 。司马睿也觉得他说的有理,便留下他吃酒 。
等周伯仁吃醉出了宫门,王导便急切地询问,哪知周伯仁还是无视了他,王导一时心如死灰,对周伯仁不免心生怨念 。可他不知道的是,回到家中醒完酒的周伯仁,第一件事就是写奏折继续替王导说话 。
但此刻王导已经误会了,后来王敦领兵占领建康,大开杀戒,在处置周伯仁时,王敦刻意问了王导意见,但王导却默不作声,王敦以为周伯仁和王导有过节,于是就此杀了他 。再后来,王导在查看宫中奏折时,发现了周伯仁当年的奏章,这时他才明白过来,原来周伯仁一直都是护着自己的,这时他痛哭起来,说“我虽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的!”
这边是伯仁之死的过程,这桩惨案告诉我们,做了好事最好能当面讲出来,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傲娇,否则,冥冥之中可能就会改变事情原本的样子,让人产生误解 。

我不杀伯仁 伯仁却因我而死 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文章插图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这有什么典故?
这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故事,说这句话的人叫做王导,这句话中的”伯仁“叫做周顗(yǐ) 。唐朝大诗人元稹有一首绝句用的就是这两个人的典故: 自笑心何劣,区区辨所冤 。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
晋室南渡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晋元帝司马睿很像后来南宋的赵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当皇帝,但是机缘巧合,竟然做了东晋的第一代国主 。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支持 。
王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辅佐司马睿,但是权倾内外 。引发了皇权与相权的猜忌,导致了王敦的造反、王敦起兵以后,有人建议皇帝杀掉还留在健康的王导家族,王导领着一家老小在宫殿门前等候发落 。这时候周顗进宫见皇帝,王导跑到近前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们全家100多口人的性命,就全靠你了 。"
《晋书·列传三十九》记载:初,敦之举兵也,刘隗劝帝尽除诸王,司空导率群从诣阙请罪,值顗(字伯仁)将入,导呼顗谓曰:"伯仁,以百口累卿!"
结果周顗没有搭理他就昂首走进宫去 。不过周顗面冷心热,见到皇帝说尽好话,劝皇帝留下了王导一家的性命 。
周顗喜欢喝酒,在宫中喝醉了才出来 。王导在宫门口叫他,周顗不但没搭理,还一边走还一边说:"今年杀叛贼 ,换个金印带在身上 "王导却不知道周顗救了自己,反而对其恨之入骨 。
诛杀王敦攻占建康后,问王导如何安置周顗,王导三缄其口 。王敦看哥哥一句话不说,认为王导同意诛杀周顗,于是就随了王导之愿 。而周顗呢?正如元稹诗中所说:伯仁虽到死,终不向人言 。没想到,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竟然翻出了周顗当时极力为自己辩白的奏章 。王导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痛苦万分说出了这句著名的话: "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可伯仁却是因我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