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 。个体农民根据所有权或租佃权拥有小块土地 , 不同程度地拥有农具、耕畜和其他生产资料 。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经济 , 相对独立地解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 因而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自耕农具有比较完整的个体所有制和经营自主性 , 其生产积极性也较高 , 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在地主制经济下的佃农比之在领主制经济下的佃农 , 也具有较高的经营自主性和生产积极性 。
小农经济经营规模狭小 , 生产条件简单 , 在比较贫瘠的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产;又由于它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 , 容易通过勤劳节俭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 , 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的一面 。但由于经营规模狭小 , 缺乏积累和储备的能力 , 经不起风吹浪打 。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 , 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的租赋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盘剥 , 以及封建地主的兼并等条件下 , 又经常出现两极分化 。除了少数人因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家庭生活负担较轻 , 或适逢市场有利的情况 , 可以发财致富外 , 多数人往往陷于贫困和破产 。因之 , 小农经济又是很不稳定的 。
自耕农和佃农的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经济形式 。自耕农的兴衰对封建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般是通过农民战争 , 或其他形式的生产关系的调整 , 自耕农大量增加 , 生产力即可获得发展 。在相反的情况下 , 也会有相反的结果 。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 仍然有小农经济存在 。但是 , 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 ,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 , 农业中的一部分个体经济 , 虽然仍以家庭劳动为基础 , 但是已发展为与先进技术装备相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 , 不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了 。
编辑本段
演变过程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 , 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 。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 , 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 有所谓“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小农经济
莫非王臣”之称(《诗经·小雅·北山》) 。春秋以后 , 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 , 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 , 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 , 相继实行变法改革 ,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 允许“民得买卖土地” 。从这时起 , 土地私有制度 ,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
土地私有制度的产生.一方面存在小土地私有制 。同时也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 , 出现“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的情况 。形成了大土地私有制的形式 。这些大土地所有者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 , 他们先是以隐户奴役制的形式 , 自唐以后又以租佃制的形式剥削在兼并中失去土地的个体农民 。因此 ,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一直是由占有少量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自耕农和依附于地主阶级的佃农(其前身是隐户农民)两种人物构成的 。但不论是哪种农民 , 都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度 , 不管是小土地私有制形式还是大土地私有制形式 , 都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 而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这既是因为中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传统影响 , 也是因为战国时期各国在变法中都是以国家名义确认土地私有制度 。因此 , 奴隶社会“普天之下 , 莫非王土”的神圣原则在封建社会得以继承 , 并以新的形式与土地私有制度结合起来 。在中国封建社会 , 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所有权 , 不仅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 如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所作的宣告:“六合之内 , 皇帝之土 , 人迹所至 , 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 和自魏.晋、唐以国家名义推行的均田制;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历代国家最高统治者所拥有的对国家地籍册上的每一亩土地的最后处分权和户籍册上的每一个人口的直接课税权 。
- 间接费用包括哪些记忆口诀 间接费用包括哪些
- 标准起名包括哪些方面 关于标准起名的方面
- 安全疏散指示图标准 安全疏散指示图应包括什么内容
- 商务活动包括哪些流 商务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 保管费包括 拨付保管费需要发票吗
- 元认知系统运作原理 元认知系统运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 亠字旁的字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包括啥
- 一次原始凭证包括哪些 一次原始凭证包括内容简述
- 支付宝转账产品包括哪些 支付宝转账产品包括以下哪些
- 自然景观包括哪几类要素 自然景观包括哪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