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历史交锋:亦敌亦友的东亚双雄( 二 )


虽然各为其国,而且在那个时期,伊藤博文更极大地侵损了中华的利益,但就私交而言,他与李鸿章却相当投缘 。李鸿章说:“我若居贵大臣之位,恐不能如贵大臣办事之卓有成效!”
伊藤表示:“若使贵大臣易地而处,则政绩当更有可观 。”
李鸿章连称:“贵大臣之所为,皆系本大臣所愿为 。然使易地而处,即知我国之难为有不可胜言者 。”
伊藤说:“要使本大臣在贵国,恐不能服官也 。凡在高位者都有难办之事,忌者甚多,敝国亦何独不然!”
他安慰李鸿章,甲午之败,绝非安徽人的问题(李为安徽合肥人),而是中国的问题 。
第三次见面: 1898年9月,戊戌政变时,救了梁启超
应该说,随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伊藤博文在战略层面也不再将大清帝国作为敌人,甚至还希望它藉此变法图强 。
因为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虽积极“脱亚入欧”,但国内仍有不少“兴亚”主义者 。他们认为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西方列强是日本的主要敌人,所以应联合中国,才能对抗白种人的入侵 。而日本有责任维护和协助中国,但清政府太腐败,必须将它打痛收服,再予以结盟 。
伊藤博文总体上持这样的姿态,他甚至说:“中国强,日本才能强 。中国好,日本才能好 。”事实上,甲午战争后的近10年间,清朝知识分子不仅没有形成强烈的仇日反日情绪,反而兴起了向日本学习、借鉴的浪潮,中日关系也曾比较友好 。
戊戌变法期间,清政府曾计划聘请伊藤博文和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国策顾问 。1898年9月,伊藤以私人身份访问中国,20日受到光绪皇帝的召见 。
可到了第二天,戊戌政变发生,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光绪皇帝被囚 。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而日本公使林权助因无东京指令,不知所措 。正在现场的伊藤当即表态:“那么就救他吧!救他逃往日本,如至日本,由我来照顾他 。梁这位青年,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宝贵的人物 。”
那些天,伊藤博文又与李鸿章见了面 。此时的李鸿章垂垂老矣,年届75岁 。而伊藤也已57岁,他特地前来为被捕的张荫桓求情 。张荫桓由李鸿章一手栽培,甲午战争中曾作为清庭代表赴日谈判 。但李鸿章后来一度失势,张荫桓却自觉翅膀硬了,竟对李有切割之意 。戊戌变法时,他调任管理京师矿务、铁路总局,属于维新人士,因此政变后遭株连 。伊藤的面子,李鸿章还是要买的,于是他对张荫桓施以援手 。张荫桓未被斩首,从轻处理后充军新疆 。
当然,也不知是否算好事,本来“戊戌六君子”应是“戊戌七君子”,张荫桓将更出名一些 。拣了一命的张荫桓,只不过拖了几口气,1900年还是被杀了 。
对此次中国之行,伊藤曾谈了他的感想:“中国的改革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那么广大的国家里,对于数千年来继承下来的文物制度、风俗习惯进行有效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 。要想决议改革,我认为一定要有非常英迈的君主及辅弼人物,像革命似的去彻底改革才可 。”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死在中国
1909年10月,伊藤博文再次来到了中国东北,此次他已不能与李鸿章会面 。
8年前即1901年9月7日,油尽灯枯的李鸿章在代表大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后,“痰咳不支,饮食不进”,最终留下“外修和好,内图富强”的遗愿离世 。
但伊藤并没有忘记这位老对手兼老朋友,在10月23日与东三省总督锡良的奉天会谈中,他又提到了李鸿章:“我于贵国大计,用心筹划,不自今日始 。溯自光绪十一年(1885年),即与李文忠(李鸿章)相见,切告以两国关系,贵国总须力图变法自强,方可共保东方之和平 。披肝沥胆,力为陈说,文忠颇以为然 。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游贵国,晤见北京亲贵大老,告以亚东之大势,两国之关系,贵国极宜变法图存,方能有济 。当时诸亲贵大老咸以为然,允为变法 。不意未尝实行,以至于今日,我甚惜之 。现在贵国方悟非变法无以图强,近年来始行新政,我甚愿贵国事事求根基稳固,政府须担责任,行政机关务求组织完备,万勿半途中止 。竭力前进,犹恐或迟 。我两国利害相关,贵国如能自强,则日本之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