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二 )


比如说,国家的体制问题 。
在秦朝之前,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以分封制为国家制度 。在分封制的体制下,诸侯各自拥有封国,但是需要服从天子的命令,按时向周天子朝贡,帮周天子镇守疆土 。而周天子则是只需要直接管辖极小的一块地方,不需要统治庞大的国家 。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不过,这种分封制的管理方式,显然也是存在很大隐患的 。一旦天子直辖的王室衰落,无法再压制其他诸侯,那么其他诸侯国便会逐渐脱离天子的控制,然后再进行混战,最后再角逐出一个新的最强者,取代之前的天子 。
之前整个春秋战国时代,其实就是在持续这样一个过程 。
所以,秦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吸取了之前周王朝的教训 。从秦穆公时代开始,秦国就开始想办法杜绝分封制带来的恶果,直接在下面设置郡县,然后由国君直接派官员进行管理 。
在秦国高层的有意防范下,不管是秦国有功的大臣,还是秦国国君的儿子,都无法从秦国领土内,分走任何一块地盘 。他们可以享受各种财富和爵位,但是不能直接管理一块土地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之后,秦国国君直接控制的领土面积,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 。而到了秦始皇这一代,秦国才终于有能力彻底消灭其他诸侯国,真正统一整个中原 。
在统一天下的这个过程当中,秦国其实一直都在运用类似郡县制的制度,来防止国家分裂的情况出现 。顺便说一句,郡县制不是秦始皇或者李斯凭空创造的,而是之前历史上很多人逐步发展的结果 。郡和县这两个行政单位,基本上都是春秋中期出现的 。而他们最初出现的原因,就是为了强化诸侯国国君的直辖势力,杜绝分封制可能带来的恶果 。
当然,到了秦始皇这一代,秦始皇把这套制度,彻底系统化,然后彻底向全国范围开始推广了 。
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当中,郡县制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保证秦国国君的权力不会衰落,秦国也不会分裂,不会出现‘三家分晋’之类的事情 。所以,在秦国扩张的过程当中,反对‘郡县制’的声音,并不是很大 。因为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吞并其他诸侯国 。既然郡县制有助于这个结果,那大家自然不会反对了 。
但是,当秦始皇真正统一天下之后,郡县制和分封制对立的问题,又开始出现了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当时秦朝内部的利益不一致 。对于有些人来说,分封制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利益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反对实行郡县制了 。
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 焚书坑儒行动是怎么回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最开始的时候,反对声音其实还不是特别大 。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间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实行分封制对他们更有好处,所以就开始加入到反对者的行列 。
这些反对者当中,人员组成其实相对复杂 。六国的旧贵族,秦朝统一天下的功臣,以及秦始皇自己家的亲戚们,其实都在这个团体当中 。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执行分封制的话,他们可以获得一块封地 。自此之后,世世代代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而如果施行郡县制的话,他们就只能继续为秦朝努力打工,以此来换取优渥的待遇 。
说白了,这是一个利益问题 。
而对于很多传统儒生来说,其实也是如此 。这些儒生虽然没资格去得到封地,但是他们所学习的各种知识,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分封制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这些儒生与其说是捍卫分封制,不如说是在捍卫自己的学问和道统,同样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支持郡县制 。因为分封制一定会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的混战出现,而郡县制却可以保持国家统一,避免此类战争 。经过战国时期的混战之后,当时秦朝人反战情绪非常强,所以支持郡县制的人也不在少数 。
但这样一来,问题反倒更大了 。
如果一个国家内,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而且这两种思想的支持者都很多,这就很容易会造成国家的分裂 。所以秦始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可以派精锐的秦国大军,征服那些强大的诸侯国,用强大的统治机器,统一度量衡和文字 。但是他却没办法用武力去改变大家的思想 。
直到这次宴会 。
这次宴会,淳于越的这番话,等于是引爆了所有矛盾 。之前大家虽然也有很大争议,但一直没有摆到桌面上 。而淳于越的公开发言,则是彻底挑明了这个矛盾 。而且,这也等同于一个信号,如果秦始皇这次不能妥善处理的话,那接下来,秦朝高层就会围绕着这个矛盾,彻底对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