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黄河湾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二 )


此后八年时间里,张仁愿再也没能离开北方边境,一直镇守在边境上 。
公元698年,后突厥进犯幽州,张仁愿亲自率众迎敌,击退敌军,自身则是身负重伤 。公元702年,后突厥攻入山西腹地,张仁愿再次升官,同时兼任北方四州防务 。在张仁愿的指挥下,后突厥虽然连年入侵,但却始终没能跨过他的防线半步 。
毫无疑问,张仁愿在军事方面,确实很有才能 。
另外,这八年的边境镇守工作,对张仁愿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因为在这八年当中,京城那边,随着武则天的衰老,年龄越来越大,朝局开始暗流涌动 。而张仁愿常年镇守在外,倒是恰好避开了这些冲突 。
直到八年之后,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突然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还政给李显,唐中宗李显二次复位 。李显登基之后,张仁愿这才被暂时调回京城,稳定京城局面 。

站在黄河湾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文章插图
因为高层动荡的缘故,当时的洛阳城内,米价飞涨,盗贼横行 。然而张仁愿回京之后,却迅速开始治理京城内的乱象 。所有盗贼,只要被他抓住,一律就地打死,然后公开示众 。正是在张仁愿的铁腕治理下,洛阳城内迅速恢复了平静 。而张仁愿的名气,也因此变得更大了 。
稳定京城后不久,北边的边境又不安稳了,所以在这之后,张仁愿又被任命为朔方军大总管,全权负责北方防务 。张仁愿上任后,很快指挥唐军,击退了突厥军队,再次稳固了边境安全 。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生了开头我们提到的修城事件 。张仁愿击退突厥后,坚决提出要在黄河北岸修城,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时张仁愿提出要修城的时候,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 。想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得把张仁愿的故事先放一放,先说一下当时唐朝和突厥双方的情况 。
突厥原本是一个超强的北方游牧政权,在隋朝初期的时候,达到了鼎盛 。但是隋朝建立之后,隋朝多次征伐,又用计策让突厥分裂 。所以到了隋文帝在位后期,突厥便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 。
再之后,还没等隋朝彻底解决突厥,因为杨广的一统乱搞,隋朝就亡了 。隋朝亡了以后,唐朝很快接手了中原,再次统一天下 。而分裂的突厥,因为内部原因,也没能趁着这个机会南下,内部依然混乱 。
紧接着,没过几年,就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李世民登基后,经过三年的准备,直接派战神李靖率军北上 。一场大战之后,李靖一战灭了东突厥王帐 。经此一战之后,东突厥这个政权,就算是彻底灭了 。此后,唐朝开始扶持代理人,接管草原事务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北方草原上的东突厥部落,就成了唐朝的附庸 。
至于西突厥,地盘则是在中亚那边,距离稍远 。直到贞观年间后期,随着唐朝的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了西域,唐朝和西突厥的较量,也由此展开 。十多年之后,到了李治在位时期,另一位超级猛人苏定方,率军突袭,最终灭了西突厥王帐 。
到了这个时候,东突厥和西突厥这两个政权,其实已经彻底灭亡了 。不过,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灭亡的是突厥政权,但是突厥部落,依然还生活在北方草原,只不过成了唐朝的附庸而已 。
站在黄河湾 坚持在黄河北岸修造三座城池,张仁愿为什么这么做?

文章插图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的北线基本上是一片太平,唐朝的版图也逐渐达到极致 。但是,随着唐高宗李治逐渐衰老,大权渐渐落到了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掌权之后,为了清除异己,在军中清理了不少反对者,导致唐朝的军队传承,出现了一部分断层现象 。再加上后来武则天上位后,唐朝高层开始持续混乱,高层都忙着内斗,唐朝在边境的防务,自然也就开始松弛了 。
如此一来,之前只是依附唐朝的那些突厥部落,自然也就趁势而起,再度反叛 。公元682年,就在李治去世一年之前,阿史那骨咄禄率领部落,再次反叛,重新建立政权 。这个政权,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后突厥 。
后突厥建立的时候,距离李靖当年灭掉东突厥王,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时间的时间 。但是后突厥复国之后,接下来,因为唐朝那边发生了一系列的内乱 。几个比较能打得猛将,比如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又纷纷被杀 。所以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后突厥开始迅速膨胀,地盘越来越大,实力也越来越强 。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唐朝这边也不是没有反应 。后突厥刚刚崛起的时候,老将裴行俭就曾带人去扫荡过一圈 。此后二十多年时间里,唐朝每次出征,几乎都能击败后突厥,而且重创其主力,甚至还能让后突厥暂时归降 。比如当年那位被张仁愿弹劾下去的王孝杰,就曾带兵深入草原,打得后突厥不得不臣服于武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