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九十六范祖禹 范祖禹:北宋著名史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二 )


吴地发大水 , 诏令拿出百万斛米、二十万缗钱赈济救灾 。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 , 请求加以验证考实 。祖禹封回其奏章 , 说:“国家根本 , 仰给于东南 。现在一方赤子 , 呼天赴诉 , 开口向上要吃 , 以解脱朝夕之急 。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 , 正当略而不问 。如果稍加惩责 , 恐怕今后没有人敢说话了 。”
【宋史列传第九十六范祖禹 范祖禹:北宋著名史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兼任国史院修撰 , 为礼部侍郎 。论选择监司守令说“:祖宗划分天下为十八路 , 设置转运使、提点刑狱 , 收乡长、镇将的权力全归于县 , 收县的权力归于州 , 州的权力归于监司 , 监司的权力归于朝廷 。上下相维 , 轻重互相制约 , 建置的方法 , 最为适宜 。付给监司一路 , 付给守臣一州 , 付给令宰一县 , 都是与天子分土而治 , 这难道不可以选择吗?祖宗曾有考课制度 , 专门察访各路监司 , 置簿书在中书 , 以稽考其大要 。现应委托吏部尚书 , 取应为知州的 , 分条别列功绩情况上报三省 , 三省召见考察 , 如果其人可以任用 , 就按次序列表任用 。到任 , 就令监司考核他的课绩 , 一年之后 , 可以比较优劣而进行进退升降 。这样就得人必多 , 监司、郡守得人 , 县令没有才能 , 不是所要担心的 。”
上书劝谏
宣仁太后崩 , 中外议论汹汹 , 人怀顾望 , 在位者畏惧 , 莫敢发言 。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 , 乃奏曰:“陛下方揽庶政 , 延见群臣 , 此国家隆替之本 , 社稷安危之机 , 生民休戚之端 , 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 , 天命人心去就离合之时也 , 可不畏哉?先后有大功于宗社 , 有大德于生灵 , 九年之间 , 始终如一 。然群小怨恨 , 亦为不少 , 必将以改先帝之政、逐先帝之臣为言 , 以事离间 , 不可不察也 。先后因天下人心 , 变而更化 。既改其法 , 则作法之人有罪当退 , 亦顺众言而逐之 。是皆上负先帝 , 下负万民 , 天下之所仇疾而欲去之者也 , 岂有憎恶于其间哉?惟辨析是非 , 深拒邪说 , 有以奸言惑听者 , 付之典刑 , 痛惩一人 , 以警群慝 , 则贴然无事矣 。此等既误先帝 , 又欲误陛下 , 天下之事 , 岂堪小人再破坏邪?”初 , 苏轼约俱上章论列 , 谏草已具 , 见祖禹疏 , 遂附名同奏 , 曰:“公之文 , 经世之文也 。”竟不复出其稿 。

宋史列传第九十六范祖禹 范祖禹:北宋著名史学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文章插图
祖禹又言:“陛下承六世之遗烈 , 当思天下者祖宗之天下 , 人民者祖宗之人民 , 百官者祖宗之百官 , 府库者祖宗之府库 。一言一动 , 如临之在上 , 质之在傍 , 则可以长享天下之奉 。先后以大公至正为心 , 罢安石、惠卿所造新法 , 而行祖宗旧政 。故社稷危而复安 , 人心离而复合 , 乃至辽主亦戒其臣勿生事曰:‘南朝专行仁宗之政矣 。’外夷之情如此 , 中国之人心可知 。先后日夜苦心劳力 , 为陛下立太平之基 。愿守之以静 , 恭己以临之 , 虚心以处之 , 则群臣邪正 , 万事是非 , 皆了然于圣心矣 。小人之情专为私 , 故不便于公;专为邪 , 故不便于正;专好动 , 故不便于静 。惟陛下痛心疾首 , 以为刻骨之戒 。”章累上 , 不报 。
忽有旨召内臣十余人 , 祖禹言:“陛下亲政以来 , 四海倾耳 , 未闻访一贤臣 , 而所召者乃先内侍 , 必谓陛下私于近习 , 望即赐追改 。”因请对 , 曰:“熙宁之初 , 王安石、吕惠卿造立新法 , 悉变祖宗之政 , 多引小人以误国 , 勋旧之臣屏弃不用 , 忠正之士相继远引 。又用兵开边 , 结怨外夷 , 天下愁苦 , 百姓流徙 。赖先帝觉悟 , 罢逐两人 , 而所引群小 , 已布满中外 , 不可复去 。蔡确连起大狱 , 王韶创取熙河 , 章惇开五溪 , 沈起扰交管 , 沈括、徐禧、俞充、种谔兴造西事 , 兵民死伤皆不下二十万 。先帝临朝悼悔 , 以谓朝廷不得不任其咎 。以至吴居厚行铁冶之法于京东 , 王子京行茶法于福建 , 蹇周辅行盐法于江西 , 李稷、陆师闵行茶法、市易于西川 , 刘定教保甲于河北 , 民皆愁痛嗟怨 , 比屋思乱 。赖陛下与先后起而救之 , 天下之民 , 如解倒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