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是什么样的人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二 )


但关于这个故事,疑点颇多 。王安石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及第,以秘书郎佥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两年后回到京师 。韩琦庆历五年(1045年)方才知扬州,他们未必能够见面(“四相簪花”的故事也存在这个问题) 。而王安石又不在州署办公,韩琦未必能见到王安石办公不及梳洗 。后来王安石秉政,虽与韩琦的意见多有分歧,但对其人评价仍然很高,在韩琦去世后,又有“幕府少年今白发,伤心无路送露輀”的挽词 。这与上面所说并不相符 。
死为阎罗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人有死而为阎罗王者,如韩擒虎、蔡襄、范仲淹、韩琦等,皆屡见传记 。”
人物评价
石介:予早识琦,琦有奇骨,其器魁落,岂视店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庆历圣德诗》)
欧阳修:①盖(杜)衍为人清慎而谨守规矩,(范)仲淹则恢廓自信而不疑,琦则纯正而质直,(富)弼则明敏而果锐 。四人为性,既各不同,虽皆归于尽忠,而其所见各异,故于议事,多不相从……此四人者,可谓天下至公之贤也 。平日闲居,则相称美之不暇;为国议事,则公言廷诤而不私 。以此而言,臣见衍等真得汉史所谓忠臣有不和之节,而小人谗为朋党,可谓诬矣 。②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 。

韩琦是什么样的人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文章插图
司马光:琦实有忠于国家之心,但好遂非,此其所短也 。
赵顼:①维公奉仁宗诏,立皇考为皇子,被顾命立英宗为皇帝,立朕以承祖宗之绪,可谓定策元勋之臣矣 。或以公安社稷方周勃,致治比姚崇,其言不几乎! ②韩琦敢当事,贤于富弼,但木强耳 。
文彦博:自至和以来,中外之臣献言甚众,臣等虽尝有请,弗果行 。其后韩琦等讫就大事,盖琦功也 。
苏轼:①韩(琦)、范(仲淹) 、富(弼)、 欧阳(修),此四人者,人杰也 。②妙龄秀发,秉笔入侍 。公于是时,仲舒、贾谊 。方将登庸,盗起西夏 。四方骚然,帝用不赦 。授公鈇钺,往督西旅 。公于是时,方叔、召虎 。入赞兵政,出殿大邦 。恩威并行,春雨秋霜 。兵练民安,四夷屈降 。公于是时,临淮、汾阳 。帝在明堂,欲行王政 。群后奏功,罔底于成 。召自北方,付之枢衡 。公于是时,萧、曹、魏、邴 。二帝山陵,天下悸恼 。呼吸之间,有雷有风 。有存有亡,有兵有戎 。公于是时,伊尹、周公 。功成而退,三镇偃息 。③堂堂魏公,河岳之神 。四十馀年,其德日新 。钟鼎有尽,竹帛莫陈 。惟其大节,蔽以一言 。忠以事君,允也上臣……公惟人杰,而不自贤 。堂名阅古,以古律身 。
王安石:①韩公德量才智,心期高远,诸公皆莫及计也 。②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 。
李清臣:公器量过人 。性浑厚,不为田畛峭壁巉堑 。功盖天下,位冠人臣,不见其喜 。任莫大之责,蹈不测之祸,身危于累卵,不见其忧 。怡然未尝为事物迁动 。平生无伪饰,其语言,其行事,进立于朝,与士大夫语 。退息于室,与家人言 。一出于诚 。……其所措置,规模宏大高远,外视如甚略,已而详观之中,则细故微物,莫不各有区处,故有志必成 。……姿貌英特,美须髯,骨骼清耸,眉目森秀 。图绘传天下,人以谓如高山大岳,望之气象雄杰,而包蓄细微,普施雷雨,藏匿宝怪,盖自然也 。(《韩忠献公琦行状》)
苏辙:朕惟魏公历事三朝,咸有一德 。功存社稷,泽及子孙 。(《韩忠彦乞外任不许不允诏二首》)
王十朋:①我太祖太宗,肇造我宋之家法者也 。真宗仁宗至于列圣,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先正大臣,若范质、赵普之徒,相与造我宋之家法者也 。在真宗时,有若李沆、王旦、寇准 。在仁宗时,有若王曾、李迪、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之徒,相与守我宋之家法者也 。(《御试策试》)②昔在康定初,元昊叛西陲 。朝廷起韩范,节制阃外师 。二公人中龙,才略超等夷 。(《观国朝故事》)
叶适:①故李沆、王旦在真宗时谨守资格,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在仁宗、英宗时谨守资格······以谨守资格为贤,名重当世……而李沆十数人者,以守资格得名,而其时亦以治称 。(《水心集》)②守资格以用人,无若李沆、王旦、王曾、吕夷简、富弼、韩琦、司马光、吕公著之为相,然考其功效,验其人才,本朝以资格为用人之利也决矣 。(《水心集》)
王明清:本朝曹武惠配享太祖,(曹)武穆配享仁宗;韩忠献配享英宗,(韩)文定配享徽宗 。父子配享,自昔所无也 。(《挥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