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三 )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 , 1998)剧照 。
横向而言 , 这种线上情感的补偿方式在不同文化中也有各自的表现形式 。在《交往在云端》中 , 美国传播学者南希·拜厄姆(Nancy K. Baym)注意到 , 英语中人们表达“我很忙”时 , 一般会直接说“I am so busy” , 而如果要突出繁忙的生活带给人的复杂情绪时 , 就会修改句中词汇的拼写方式 , 比如写成“I am soooo busy” , 或者在句尾添加标点符号“I am so busy!!!”而这和时下的“讨好体”在句尾添加“!”或者单音字后缀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
如果细究其中的不同 , 这之中的差异大概在于究竟是填补情绪 , 还是再造情绪 。“I am so busy!!!”补充说明的是围绕繁忙的文字聊天中 , 当事人不可见的焦躁情绪;而在键盘上敲出“好嘞!”时 , 当事人可能未必真的欢快雀跃 。近年来 , 社交媒体中的沟通方式确实呈现出了积极化的倾向 。近乎每条发出的消息都在暗示着 , 人们似乎已经不满足于“情感补偿” , 在按下发送键的同时 , 这些字符之下仿佛也暗藏着咆哮——需要的是“情感增强” 。虽不至于“讨好” , 但的确这种情感的补偿多少有些过度 。
过度补偿的情感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正常人》(Normal People , 2020)剧照 。
在社交媒体使用初期 , 一个“在?”就足以传递“我想找你聊天”的丰富意味 , 不过放在今天 , 人们已经很少用“在”去开启话题了 , 相熟的朋友之间都经常是两三个表情包的连续轰炸 , “呵呵”已经被反向解读为一种略带轻蔑的嘲讽 , 假若要表达微笑 , 少于五个“哈”的词语叠加都略显单薄 。早些年 , 工作群中表示收到消息还可以用一个“好”字回复 , 而这在时下的很多场合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 除非这已经默认被纳入一种“流程”中 , 它既不承担接续对话的交际功能 , 也几乎不存在“不好”这一备选回复 , 就像是一份已阅、待盖章的文件 , 又或是线上打审批后收到的“通过” 。
当人们能够通过敲击键盘 , 用鼠标点击选择“合适”的表情时 , 线上情感表达的成本其实被大大降低了 。在费力程度相当的情况下 , 同样是“笑” , “笑哭”比“呲牙笑”更能在屏幕间传递一种认同;同样表示认可 , “好的!”则比“好”附带一种亲切 , 再到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发疯文学” , 情感在“绝了”“救命”中已然被推到了极致 。强烈度的情感表达在沟通市场中大肆流通时 , 那些浓度更低 , 币值较小的表达就会被逐渐淘汰 , 过度的情感补偿导致了线上语境中“情感的通货膨胀” , 原本想要传递更真实的情感 , 却意外在持续地输出中让情感变得廉价 。
你被“文字讨好症”冒犯到了吗?

文章插图
《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 , 2010)剧照 。
但话说回来 , 这股演变潮流背后实则与互联网语言本身的传播规律不无关系 , 甚至回到最初的起点 , 包括所谓的“讨好体”在内 , 这些夸张表达其实都出于情感交流的内在需求 。诚然 , 线上沟通中“情感”似乎在廉价化 , 但现实生活中的确少有人会真的“笑哭” 。更何况 , 大多数网络语言总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新的表达迭代 , 那么 , 为什么这些潮起潮落的表达方式还会频频陷入争议?
理由或许很简单 , 因为人们想要真实 , 不仅是自我的真实 , 也要求对方对自己真实 。这种真实呼唤“表里如一” , 这种真实也排斥可能的距离 , 或许用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话来说 , 它召唤的是无距离的暴力 。而那些夸张的网络语言背后 , 使用者只需要有表现力 , 而不必展示自己 , 它是一种客观的交际规则 , 也隐藏了屏幕那端的主观心理状态 , 然而亲密社会中不信任这样的仪式 , 认为它表面 , 且不够“真实” 。